[发明专利]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共病便秘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45201.7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83923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任发政;陈善斌;王然;李依璇;任怡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12N1/20 | 分类号: | C12N1/20;A23L33/135;A61K35/745;A61K35/747;A61P1/10;A61P25/24;C12R1/01;C12R1/225;C12R1/23 |
代理公司: | 北京领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90 | 代理人: | 张丹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益生菌 组合 及其 制备 便秘 抑郁症 药物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共病便秘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组合物包括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U9、副干酪乳杆菌L55、鼠李糖乳杆菌LL23、青春双歧杆菌BQ23和嗜酸乳杆菌RA15。本发明开展了随机双盲试验对抑郁病人进行益生菌干预。共招募了63名抑郁病人,其中31名病人共病便秘。结果发现,干预8周后,共病便秘的抑郁人群益生菌组汉密尔顿抑郁(HAMD)评分降至14.2±8.0,显著低于安慰剂组(22.9±9.9,P0.05),而不便秘的抑郁人群益生菌组HAMD评分与安慰剂组无显著差异。本发明所述益生菌组合物能够有效缓解共病便秘的抑郁人群的抑郁症状。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益生菌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共病便秘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抑郁症是一类常见且危害极大的精神疾病。根据世界卫生组织的报告,2015年抑郁症病人约占总人口的4.4%,总患病人数高达3.22亿。尽管抑郁和便秘均可以独立发生,但研究表明这两者之间有很高的共病率。据报道57.7%的抑郁病人伴随便秘症状,其遭受便秘困扰的几率是普通人的1.8倍。患胃肠道疾病的病人也更容易患抑郁症,慢性便秘病人中抑郁症的流行率高达33%。可见,抑郁症患者人数巨大,且与便秘之间存在联系。
作用于单胺类神经递质系统的药物是目前临床上使用最广泛的抗抑郁药。这类抗抑郁药总体上能够减轻抑郁症状,但是不同病人使用抗抑郁药的临床表现显著差异。约30%患者使用该药物却收效甚微,甚至是对同一患者不同时期也无法维持稳定的药效。因而有必要开发新型的药物或者治疗手段,或者作为现有抗抑郁治疗的辅助手段。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益生菌改善病人抑郁症状效果差异较大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益生菌组合物及其在制备共病便秘抑郁症药物中的应用,所述益生菌组合物能够有效缓解共病便秘的抑郁症人群的抑郁症状。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U9,该菌株于2015年11月04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动物双歧杆菌乳亚种
本发明提供一种副干酪乳杆菌L55,该菌株于2017年04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副干酪乳杆菌
本发明提供一种鼠李糖乳杆菌LL23,该菌株于2017年04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鼠李糖乳杆菌
本发明提供一种青春双歧杆菌BQ23,该菌株于2017年04月07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地址:北京市朝阳区北辰西路1号院3号,中国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邮编100101,分类命名为青春双歧杆菌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大学,未经中国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5201.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