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NH3 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4819.1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139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陈文清;白宇鹲;田文杰;陈华军;赵莉;杨桦;李冬 | 申请(专利权)人: | 洛阳理工学院 |
主分类号: | B01J23/847 | 分类号: | B01J23/847;B01J35/08;B01D53/86;B01D53/56 |
代理公司: | 洛阳公信知识产权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20 | 代理人: | 时亚娟 |
地址: | 471000 河南省洛***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nh base sub | ||
本发明涉及NH3‑SCR脱硝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选择性催化(SCR)技术领域。所述催化剂为Fe2O3/V2O5@TiO2核壳微球,由单个或多个TiO2微球被壳层Fe2O3/V2O5包裹形成;所述催化剂包括TiO2、V2O5和Fe2O3,其中,所述Fe2O3的质量占比为2‑4%,优选为3%。所述催化剂以商业P25为硬模板,钒酸铵和硫酸铁铵为原料,采用超声辅助水热‑硬模板法制备。可通过调节Fe2O3/V2O5@TiO2核壳微球中Fe2O3含量调控N2O生成量,提高Fe2O3/V2O5@TiO2核壳微球对N2的选择性,减少温室气体N2O排放。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选择性催化(SCR)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H3-SCR脱硝催化剂,具体涉及一种超声辅助水热-硬模板法制备Fe2O3/V2O5@TiO2核壳微球的方法。
背景技术
氮氧化物(NOx)是国家“十三五”规划减排重点,在其控制技术中,氨法选择性催化还原技术(selective catalytic reduction by NH3,NH3-SCR)脱硝效率高、技术成熟可靠且无副产物,是NOx减排的重点推荐技术。商用钒钛催化剂是NH3-SCR技术的核心,主要成分为V2O5/TiO2,其中TiO2为载体,V2O5为活性成分。
但是,商用钒钛催化剂在NH3-SCR脱硝产物中,除了N2以外,通常存在一些有害的副产物,例如N2O,又称氧化亚氮,属于温室气体(Greenhouse Gas),单分子N2O温室效应(Greenhouse Effect)是CO2的298倍,对全球气候的增温效应越来越显著。N2O在大气中可以稳定存在,迁移至平流层会破坏O3层,造成O3层空洞,使人类和其它生物遭受太阳紫外线的辐射下的损害。
由于N2O分解所需的活化能较高(250kJ/mol),没有催化剂参与N2O分解反应很难进行。目前,N2O分解催化剂主要是贵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常用的贵重金属主要有Pd、Pt和Ag等。虽然上述贵重金属负载型催化剂对N2O分解具有较的分解能力,但贵重金属的稀有性不适合大规模商业化应用。因此,研究开发其它NH3-SCR脱硝催化材料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洛阳理工学院,未经洛阳理工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819.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一种Nd<sub>2</sub>O<sub>3</sub>-Yb<sub>2</sub>O<sub>3</sub>改性的La<sub>2</sub>Zr<sub>2</sub>O<sub>7</sub>-(Zr<sub>0.92</sub>Y<sub>0.08</sub>)O<sub>1.96</sub>复相热障涂层材料
- 无铅[(Na<sub>0.57</sub>K<sub>0.43</sub>)<sub>0.94</sub>Li<sub>0.06</sub>][(Nb<sub>0.94</sub>Sb<sub>0.06</sub>)<sub>0.95</sub>Ta<sub>0.05</sub>]O<sub>3</sub>纳米管及其制备方法
- 磁性材料HN(C<sub>2</sub>H<sub>5</sub>)<sub>3</sub>·[Co<sub>4</sub>Na<sub>3</sub>(heb)<sub>6</sub>(N<sub>3</sub>)<sub>6</sub>]及合成方法
- 磁性材料[Co<sub>2</sub>Na<sub>2</sub>(hmb)<sub>4</sub>(N<sub>3</sub>)<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CH<sub>3</sub>CN)<sub>2</sub> 及合成方法
- 一种Bi<sub>0.90</sub>Er<sub>0.10</sub>Fe<sub>0.96</sub>Co<sub>0.02</sub>Mn<sub>0.02</sub>O<sub>3</sub>/Mn<sub>1-x</sub>Co<sub>x</sub>Fe<sub>2</sub>O<sub>4</sub> 复合膜及其制备方法
- Bi<sub>2</sub>O<sub>3</sub>-TeO<sub>2</sub>-SiO<sub>2</sub>-WO<sub>3</sub>系玻璃
- 荧光材料[Cu<sub>2</sub>Na<sub>2</sub>(mtyp)<sub>2</sub>(CH<sub>3</sub>COO)<sub>2</sub>(H<sub>2</sub>O)<sub>3</sub>]<sub>n</sub>及合成方法
- 一种(Y<sub>1</sub>-<sub>x</sub>Ln<sub>x</sub>)<sub>2</sub>(MoO<sub>4</sub>)<sub>3</sub>薄膜的直接制备方法
- 荧光材料(CH<sub>2</sub>NH<sub>3</sub>)<sub>2</sub>ZnI<sub>4</sub>
- Li<sub>1.2</sub>Ni<sub>0.13</sub>Co<sub>0.13</sub>Mn<sub>0.54</sub>O<sub>2</sub>/Al<sub>2</sub>O<sub>3</sub>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