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利用镁基碱性化合物从铵盐溶液中脱氨的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4768.2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638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陶莉;赵宇婧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C1/02 | 分类号: | C01C1/02;C01F5/40;C01F5/30;C01F5/38;C01B25/34;C01G41/00;C01G39/00;C01G31/00;C01G37/14 |
代理公司: | 北京博智杰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929 | 代理人: | 尹春雷 |
地址: | 100088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利用 碱性 化合物 铵盐 溶液 中脱氨 工艺 | ||
1.一种利用镁基碱性化合物从铵盐溶液中脱氨的工艺,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1)混合:加入过量镁基碱性化合物和铵盐溶液充分混合,得到混合料浆;
(2)强制循环反应:将步骤(1)得到的混合料浆加入反应器,反应器带间接加热夹层,加热使镁基碱性化合物和铵盐反应,将铵转化为游离氨;反应器内维持负压,游离氨和水蒸汽从反应器上部逸出,经引风机输送至换热器加热后进入脱氨塔;反应残液从反应器底部流出,由强制循环泵输送回流到反应器中,当反应残液中铵含量低于设定值时,反应残液部分采出;
(3)脱氨:步骤(2)中的游离氨和水蒸汽进入脱氨塔,往脱氨塔塔釜通入蒸汽,塔顶的含氨蒸汽进入反应器夹层对反应器进行间接加热,降温后的含氨蒸汽成为冷凝液和未冷凝蒸汽,进入冷凝冷却器二次冷凝冷却,二次冷凝液部分回流到脱氨塔顶,部分采出回收得到高浓度氨水;脱氨塔塔釜出水进入步骤(2)中的换热器冷却后采出,回用或达标排放;
(4)反应残液调节:将步骤(2)采出的反应残液加入酸调节pH值,将溶液中未反应的镁基碱性化合物中和为镁盐;
(5)结晶:将步骤(4)加酸调节好的残液冷却结晶,得到镁盐结晶和结晶母液,镁盐结晶回收,结晶母液返回步骤(1)与镁基碱性化合物和铵盐溶液混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镁基碱性化合物为氧化镁、氢氧化镁中的一种或两种,优选氧化镁。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铵盐为氯化铵、硫酸铵、硝酸铵、磷酸铵、钨酸铵、钼酸铵、钒酸铵、铬酸铵中的一种或几种。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1)中镁基碱性化合物加入量为铵转化为氨反应理论用量的1.1~1.5倍,混合时间为10~20min。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器带机械搅拌。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反应器内温度为75~90℃,压力为-0.06MPa~-0.01MPa,反应时间为45~90min。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2)中当反应残液铵含量在1%以下时,反应残液部分采出。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塔顶温度为95~100℃,塔釜温度为100~10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3)中所述高浓度氨水的浓度≥15%,塔釜出水氨氮含量小于10mg/L。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工艺,其特征在于,步骤(4)中调节pH值为6~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北京中科康仑环境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768.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通信方法、装置、通信设备和存储介质
- 下一篇:止血海绵垫芯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