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系统、终端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4744.7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29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2-02 |
| 发明(设计)人: | 王亚玮;程宇航;曲荣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科技大学 |
| 主分类号: | H02K15/03 | 分类号: | H02K15/03;G06F30/20 |
| 代理公司: | 华中科技大学专利中心 42201 | 代理人: | 胡秋萍 |
| 地址: | 430074 湖北***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设计 磁障内 永磁体 长度 方法 系统 终端 存储 介质 | ||
1.一种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根据转子结构建立等效磁路模型,所述转子具有沿远离定子方向依次向后排布的N层磁障,N≥1,所述等效磁路模型包括:
第i层磁障和嵌于该磁障内的永磁体等效为并联结构且具有第i等效磁阻R′mi,穿过第i层磁障和嵌于该磁障内的永磁体的磁通等效于穿过第i等效磁阻R′mi的第i等效磁通Φ′mi;
第i-1层磁障与每i层磁障之间的定子气隙具有第i气隙磁阻Rgi,穿过第i气隙磁阻Rgi的磁通为第i气隙磁通Φgi,前i层磁障至定子的磁路等效于前i-1层的磁路与第i气隙磁阻Rgi并联后再与第i等效磁阻R′mi串联;
第i层永磁体剩磁磁通Φremi包括第i等效磁通Φ′mi和第1至第i气隙磁通;
获取第i气隙磁密Bavgi,根据第i气隙磁密和所述等效磁路模型求解第i层的永磁体长度,
其中,第i层磁障还包含有第i磁桥,第i磁桥在磁桥饱和时具有通过磁桥的第i漏磁通,所述第i层永磁体剩磁磁通Φremi还包括第i漏磁通Φribi,根据第i漏磁通Φribi计算得到永磁体补偿长度Bsat为磁桥的饱和磁密,Brem为永磁体剩磁磁密,tribi为第i磁桥的总厚度,通过所述永磁体补偿长度对所述永磁体长度进行叠加补偿。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空载气隙磁密呈阶梯型分布,获取第i气隙磁密,包括:
获取呈正弦的气隙磁密基波幅值Bg1;
对磁障角区间θbi-1~θbi内的基波进行积分,得到第i气隙磁密
其中,磁障角θbi-1为第i-1层磁障的磁障角,磁障角θbi为第i层磁障的磁障角。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当N=1时,气隙磁密成方波分布,对第1气隙磁密Bavg1进行傅里叶级数展开得到气隙磁密基波幅值并求得第1气隙磁密Bavg1,θb1为第1层磁障的磁障角。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第i层磁障和嵌于该磁障内的永磁体等效为并联结构,包括,
计算第i层磁障的磁障磁阻其中,tbi为第i层磁障的平均厚度,wbi为第i层永磁体两侧的磁障总长度,μ0为真空磁导率,Lstk为铁心叠片长度;
计算第i层永磁体的磁阻其中,tmi为第i层永磁体的平均厚度,μr为永磁体的相对磁导率,wmi为第i层永磁体的等效长度;
计算第i气隙磁阻其中,g为气隙厚度,lbi为第i层磁障尾之间的定子气隙的有效长度,
计算并联结构的第i等效磁阻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设计磁障内永磁体长度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等效磁路模型:
第i层永磁体剩磁磁通Φremi=BremwmiLstk,Brem为永磁体剩磁磁密;
转子在第i层磁障处的磁动势Uri=ΦgiRgi;
第i等效磁通
第i气隙磁通Φgi=Bavgi(lbi-lbi-1)Lstk。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科技大学,未经华中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744.7/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