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4616.2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764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4-05 |
| 发明(设计)人: | 季顺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浩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A61K36/756 | 分类号: | A61K36/756;A61P1/00;A61P1/04;A61P37/04;A61P11/00;A61P31/14;A61K31/045;A61K33/00;A61K33/06;A61K35/57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8050 浙江省台州市路桥***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养胃 治疗 胃痛 疾病 | ||
本申请涉及治疗胃痛药物的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包含以下组分:黄柏、肉桂、甘草、丁香、山楂、鸡内金、碳酸氢钠、硫酸镁、冰片、薄荷脑。胃痛散起效快,治疗效果好,有效率达95%以上,无毒副作用,增健脾胃,可长期服用进行养胃,且在治疗肠胃疾病的同时提高人体免疫力,使胃病不易复发。通过简单的干燥和研磨制粉工艺,使胃痛散生产工艺简单,且可以集合现代工艺,将粉末制成片剂或者胶囊方便服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一种胃病药,更具体的,涉及一种可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
背景技术
现代社会,人们因工作繁忙、饮食不规律、运动量减少等原因,使胃病成为现代人中的一种常见病、多发病,据统计,百分之八十以上的成年人都患有不同程度的肠胃疾病。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出血、胃中热积、食积、气滞、疼痛胀满、胃痉挛等肠胃疾病给人们带来极大的痛苦。萎缩性胃炎、糜烂性胃炎、胃溃疡长期难以治愈,现在市场上也有多种治疗胃病的中药制剂,但是大多数胃药只能阶段性治疗胃病,虽然能暂时性缓解胃部疼痛,却难以在根本上治疗胃病,使胃病容易复发。
发明内容
为了减小胃病复发的概率,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
第一方面,本申请提供一种用于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养胃和治疗胃痛疾病的胃痛散,包含以下重量份的组分:
黄柏17-23份;
肉桂17-23份;
甘草8-12份;
丁香8-12份;
山楂9-11份;
鸡内金9-11份;
碳酸氢钠27-33份;
硫酸镁4-6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黄柏具有清热燥湿,泻火除蒸,解毒疗疮的功效;肉桂具有腰膝冷痛、虚寒胃痛、腹痛吐泻、散寒止痛的功效,同时还能温中补肾、治疗慢性消化不良、受寒经闭;甘草用于治疗胃痛、腹痛及5261腓肠肌挛急疼痛,甘草对组胺引起的胃酸分泌过多有抑制作用;并有抗酸和缓解胃肠平滑肌痉挛作用,减少胃酸分泌过多带来的不适感;丁香用于治疗脾胃虚寒,呃逆呕吐,食少吐泻,心腹冷痛,肾虚阳痿,具有一定的养生功效;山楂的消食导滞作用强,常用于肉食积滞,泻痢不爽,缓解胃胀带来的不适;鸡内金治疗食积不消,呕吐泻痢,石淋涩痛,胆胀胁痛;碳酸氢钠用于中和胃酸,硫酸镁具有导泄作用。
山楂中含多种有机酸,可增强胃液酸度,提高胃蛋白酶活性,促进蛋白质的消化;山楂中有机酸还可刺激胃黏膜促进胃液分泌;山楂中含脂肪酶,能促进脂肪的消化,治疗食积不消;山楂含有维生素C等成分,口服可增进食欲;山楂对胃肠运动功能具有调节作用,对痉挛状态的胃肠平滑肌有抑制作用,对松弛状态的平滑肌有兴奋作用,有效治疗胃痛。但山楂不可空腹服用,因为山楂含有的大量有机酸、果酸、山楂酸、枸橼酸等容易使胃酸猛增,对胃黏膜造成不良刺激,使胃发胀满、泛酸,严重会时会加重原有的胃痛;但本申请的胃痛散需要在饭前服用,使得胃痛散能有效修复胃黏膜,治疗胃溃疡以及治疗胃内壁充血等症状,使得治疗效果较好;因而将碳酸氢钠和山楂配合服用,碳酸氢钠不仅能中和胃酸还能中和部分有机酸,减少有机酸对胃部的急性刺激,当碳酸氢钠中和胃酸被大量消耗后,有机酸此时也能发挥其作用,使山楂发挥其药理作用。采用碳酸氢钠和山楂内有机酸协同治疗胃病,使胃病治疗效果较好,治疗速度快,且不易对胃部造成损伤。
申请人为中医,且申请人用本申请的胃痛散在40-50年内治疗成功过数千例患有肠胃疾病的病人,足以体现胃痛散的药效作用,胃痛散服下后5-10分钟内能迅速有效缓解胃痛,减轻病人痛苦,服用胃痛散使胃病痊愈后,不易复发。且胃痛散无毒副作用,适合长期服用进行养胃,可以达到有病治病,无病养生效果,胃痛散服用后能够提高人体免疫力,调节人体内循环,能从根本上解决患病原因,从而有效降低胃病的复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浩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浩凯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616.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