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装配式KSC板砖胎模加固体系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4539.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259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张冰涛;牛增聪;张继强;孙朋;艾志超;侯雪斌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27/01 | 分类号: | E02D27/01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张凤姣 |
地址: | 450009 河南***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装配式 ksc 板砖胎模 加固 体系 | ||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KSC板砖胎模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封堵板包括肋板和肋板两端面所设的翼板,翼板垂直于肋板,肋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卡槽;上下相邻的KSC预制板分别插入并夹紧在横向放置的封堵板的上下卡槽中;在竖向放置的封堵板上,每个翼板上对应于两个卡槽的位置分别开设钢箍孔,2个翼板上共有4个钢箍孔位于同一层;左右相邻的KSC预制板分别插入并夹紧在竖向封堵板的左右卡槽;钢箍通过同一层的4个钢箍孔,并穿过左右卡槽内的左右两个KSC预制板上分别开设的洞;张拉钢丝绳上端的上挂钩与钢箍钩住连接,下端的下挂钩与插在地面上的地钩住连接。本发明结构简单,施工工序少,不需要进行板缝处抹灰处理,装配式砖胎模加固稳定。
技术领域
本发明工艺属于建筑工程施工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装配式KSC板砖胎模加固体系。
背景技术
现有的浇混凝土结构,无论是住宅或者公建等业态,大多数均采用大体积混凝土筏板基础,在基础周边均需设置砖胎模。常规的砖胎模多采用木模板支设浇筑混凝土、小砖砌筑等方式,但采用此类施工工艺施工进度缓慢,工序繁多,且小砖砌筑需进行抹灰作业。采用此类施工工艺将造成人工成本增加,质量通病隐患增多,抹灰更是会对现场扬尘管控带来过多负面影响,不符合当今高质量发展下的经济环保、节能高效的绿色施工理念。采用何种新型材料符合节能环保的施工理念,采用何种施工工艺能优化施工措施,达到经济与高质量并行是目前砖胎模施工的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一种装配式KSC板砖胎模加固体系,其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的缺点,结构简单,施工工序少,不需要进行板缝处抹灰处理,装配式砖胎模加固稳定。
本发明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装配式KSC板砖胎模加固体系,其特征在于:
封堵板包括肋板和肋板两端面所设的翼板,翼板垂直于肋板,肋板的两侧分别形成卡槽,卡槽由肋板作为底面、相对的翼板作为侧面构成;
上下相邻的KSC预制板分别插入并夹紧在横向放置的封堵板的上下卡槽中;
在竖向放置的封堵板上,每个翼板上对应于两个卡槽的位置分别开设钢箍孔, 2个翼板上共有4个钢箍孔位于同一层;
左右相邻的KSC预制板分别插入并夹紧在竖向封堵板的左右卡槽;
钢箍通过同一层的4个钢箍孔,并穿过左右卡槽内的左右两个KSC预制板上分别开设的洞,从而将左右两个KSC预制板和位于中间的竖向封堵板整体箍紧;
张拉钢丝绳上端的上挂钩与钢箍钩住连接,下端的下挂钩与插在地面上的地钩住连接,张拉钢丝绳整体绷紧起到张拉KSC预制板作用。
上挂钩的内圆轴线为水平,下挂钩的内圆轴线为垂直。
一个竖向封堵板上开设有两层以上的钢箍孔,设有两根以上的钢箍,连接有两根以上的张拉钢丝绳。
竖向木枋靠在竖向放置的封堵条位置上,在竖向木枋上套上U型件,地上放置地垫;螺杆插入顶撑钢管,并且与顶撑钢管的内螺纹螺合,螺杆的上端部固连在U型件上,顶撑钢管的下端部固连在地垫上;上述竖向木枋、顶撑钢管、地垫、螺杆、U型件构成的顶撑件支撑顶住KSC预制板。
两块垂直的KSC预制板的相邻端部均插入并紧密卡在U型卡内,从而连接并加固。
本发明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发明采用装配式预制板作为砖胎模的主要材料,预制板规格可按照施工要求定制较为灵活,装配式构件结构简单,施工工序较少,施工便利且成本低廉。
2、本加固体系中预制板拼缝采用封堵板对预制板板缝进行加固处理,提高预制板拼接的整体性,保证砖胎模的稳固;同时采用封堵板加固拼缝,封堵板构件结构平整,不需要进行板缝处抹灰处理。
3、本加固体系中预制板整体平整度与垂直度较高,同时拼缝施工封堵板加固,可做到完全免抹灰,确保砖胎模成型质量且节能环保。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未经中国建筑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539.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