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辅助控弯鞘管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4083.8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82075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7-18 |
| 发明(设计)人: | 冯沅;陈茂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0 | 分类号: | A61M25/00;A61M25/01;A61M25/08;A61M25/088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德崇智捷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67 | 代理人: | 王欣 |
| 地址: | 6100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辅助 控弯鞘管 | ||
本发明涉及一种辅助控弯鞘管,包括外鞘管及内鞘管;所述外鞘管与内鞘管分别与操作手柄固定连接,在距离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的预设距离处设有第一弹性段,在接近所述内鞘管的远端处设有第二弹性段;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二弹性段均可通过控制操作手柄在预定弧度范围内自由弯曲并复原。借助于本发明的控弯鞘管,使得在进行介入手术面对需要控弯进导丝、导管、电极的应用场景时,所需器械具有更加灵活的可调节空间,能够更加顺利地通过迂曲的病变血管并辅助器械到达病灶,保证后续操作的稳定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介入术用医疗器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辅助控弯鞘管。
背景技术
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percutaneous coronary intervention,PCI),是指经心导管技术疏通狭窄甚至闭塞的冠状动脉管腔,从而改善心肌的血流灌注的治疗方法。指引导管(Guiding Catheter),是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的必备器械,其主要用途是作为PTCA导丝、球囊导管、支架导管等器械的传送通道,并对器械的传送有一定的支持作用,另外还可以监测冠状动脉开口部的压力,同时也是造影剂推注的通道。
目前广泛应用的冠脉介入指引导管大多为预塑形导管,导管远端至少包含有预塑形的两个弯曲段以便指引导管顺利抵靠冠脉开口。常用指引导管包括Judkins系列指引导管、amplatz系列指引导管、强支撑长头端指引导管等。在手术开始前,医生会根据患者的病情及其血管条件选择相应型号的指引导管进行冠脉介入手术。正确选择和使用指引导管是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成功的关键,指引导管的型号选择直接影响导管的到位率、操作难易程度。
在实际的临床使用过程中,经常遇到人体管腔解剖结构的个体化差异,即使是已经预塑形的指引导管也难以适应不同人体的左冠脉或右冠脉。为了防备手术过程中出现此类问题,医生通常会预备多种不同规格的预塑形导管,一旦发现所选的某个规格的预塑形导管的远端形状不适合,就撤出该导管,再更换其他规格的预塑形导管,有时甚至需要根据病人左冠脉或右冠脉的特定生理解剖结构,在手术现场将导管远端重新塑形成所需的形状,进一步增加了手术过程的复杂性,而且会延长病人暴露于X射线下的时间,不利于患者的健康。
此外,在手术过程中经常会遇到病人桡动脉/股动脉迂曲现象,导致指引导管在通过这种迂曲血管时和导丝不同轴,加上冠脉的指引导管头端都会自带形状,会出现指引导管头端正对着血管壁的情况,很难向前推进。
除上述的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外,在进行其他介入式手术,如外周血管的介入手术、神经介入治疗、肿瘤介入治疗及射频消融术等心血管的介入式手术时,也需要使用导丝、导管或电极等器械,特别是某些需要靶向消融的复杂的动/静脉系统,在手术过程中亦会遇到血管迂曲的现象,因此面临着如上述的在进行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手术时所遇到的同样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辅助控弯鞘管,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辅助控弯鞘管,包括外鞘管及可滑动的设置于所述外鞘管内的内鞘管;
所述外鞘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有外鞘管操作手柄,在距离所述外鞘管的远端的预定距离处设有第一弹性段;在所述外鞘管的管壁内设有第一腔道,第一牵引丝能够穿过所述第一腔道,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一弹性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一牵引丝的近端与所述外鞘管操作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内鞘管的近端固定连接有内鞘管操作手柄,在接近所述内鞘管的远端设有第二弹性段;在所述内鞘管的管壁内设有第二腔道,第二牵引丝能够穿过所述第二腔道,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远端与所述第二弹性段固定连接,所述第二牵引丝的近端与所述内鞘管操作手柄固定连接;
所述第一弹性段与所述第二弹性段均能够在预定弧度范围内自由弯曲并复原。
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外鞘管的长度小于所述内鞘管的长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4083.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表面光滑且折痕印可恢复的泡棉以及制备方法
- 下一篇:延时龙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