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42730.1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60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强;轩红钟;王斌;汪克春;张宗见;刘守信;蔡盛强;邢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G5/027 | 分类号: | F23G5/027;F23G5/04;F23G5/44;F23B70/00;F23J1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润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3 | 代理人: | 董杰 |
| 地址: | 241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水泥 协同 处置 固废危废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固废危废协同处置系统领域的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系统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包括设置于回转窑外且位于分解炉旁的固废危废预处理系统和设置于回转窑的窑尾的烟室位置的旁路放风系统,固废危废经过固废危废预处理系统的预煅烧后进入分解炉,旁路放风系统用于净化处理分解炉中的有害气体;可以避免发生后燃烧和局部高温结皮现象,净化清理固废危废中的有害物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固废危废协同处置系统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工业企业的快速发展,固体废物的产生量也在持续增长,其中工业固体废物也以7%左右的速率不断增长,2017年,我国工业固废产生量已达到50亿吨。废弃物的大量产生和不安全处置,正在污染水体、大气环境和生态系统,环境质量已成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制约因素之一,因此,废弃物无害化处置的重要性凸显。
新型干法水泥窑,窑内的物料温度在1450℃~1550℃,窑内的气体温度更是高达1700℃~1800℃,利用水泥窑中的高温、碱性物料多等一系列特点,将工业固废作为水泥原料进行消纳、实现“无害化和资源化处理”是适合我国国情的最佳途径,特别是对需要以焚烧方式处置的废弃物转由水泥窑来协同处置,越来越得到环保界的认可。
目前,水泥窑处置固废危废主要采用两种煅烧方式,一种为配伍后的固废危废通过泵送入回转窑,另一种为将配伍后的固废危废直接送入分解炉,以上两种方式均可以将固废危废送入高温区进行煅烧,但是存在以下问题:
(1)因固废危废水分高、不易燃烧,导致固废危废在分解炉中产生后燃烧现象;
(2)固废危废具有粘性,不易分散,容易在煅烧设备的某处集中燃烧,导致局部高温结皮。
(3)固废危废中的有害物质引起系统不稳定。
因此,急需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来解决上述技术难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可以避免发生后燃烧和局部高温结皮现象,净化清理固废危废中的有害物质。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水泥窑协同处置固废危废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设置于回转窑外且位于分解炉旁的固废危废预处理系统和设置于所述回转窑的窑尾烟室位置的旁路放风系统。所述固废危废预处理系统的预煅烧的末端与所述所述分解炉的入口连通并用于将经过所述预煅烧的固废危废送入所述分解炉,所述旁路放风系统与所述分解炉连通并用于净化处理所述分解炉中的有害气体。
优选的,所述固废危废预处理系统包括用于煅烧固废危废的阶梯式预烧炉和用于将三次风管内的三次风引入所述阶梯式预烧炉的三次风分风引风管,所述三次风管于三次风分风引风管和所述分解炉之间的位置设置有三次风阀,所述三次风分风引风管上设置有三次风分风阀。
优选的,所述阶梯式预烧炉的下部设有按阶梯顺序排列的空气炮,所述阶梯式预烧炉还设有固废危废下料管。
优选的,所述阶梯式预烧炉还设有应急物料管、检修门和捅料孔。
优选的,所述旁路放风系统包括用于抽出所述分解炉内气体的抽风机,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分解炉之间设置有用于冷却所述气体的冷却机和收集冷却气体中粗颗粒的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分离器包括一级分离器和二级高效分离器。
优选的,所述一级分离器和所述二级高效分离器收集的粗颗粒通过回转通道返回所述分解炉。
优选的,所述抽风机与所述分离器之间还设置有用于收集所述气体中的细微颗粒的空冷器和气箱式脉冲袋收尘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安徽海螺建材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27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