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2404.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406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付峥嵘;冉阳;王冶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南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2F3/32 | 分类号: | C02F3/32;C02F3/30 |
代理公司: | 湖南正则奇美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3105 | 代理人: | 张继纲 |
地址: | 412000 *** | 国省代码: | 湖南;4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建筑 小区 雨水 收集 处理 生物 滞留 系统 | ||
1.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植草沟(1)、集水井(2)、接雨水立管(3)和市政雨水检查井(4);
所述集水井(2)共设置有三组,植草沟(1)共设置有两组,集水井(2)分别穿插于植草沟(1)之间,一侧集水井(2)与市政雨水检查井(4)相连通,接雨水立管(3)分别设置于相对应的植草沟(1)之间,且接雨水立管(3)上方设置有若干个接水口;
所述植草沟(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夹层,若干个夹层用于对水源进行净化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植草沟(1)内部分别包括淹没层(11)、覆盖层(12)、复合填料层(13)、砂滤层(15)和砾石层(14),所述淹没层(11)位于最上方,覆盖层(12)位于淹没层(11)下方,复合填料层(13)位于覆盖层(12)下方,砾石层(14)位于最下端,砾石层(14)上方设置有砂滤层(15),砂滤层(15)位于砾石层(14)和复合填料层(13)之间,所述接雨水立管(3)也可为雨水沟。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淹没层(11)呈凹型状,且淹没层(11)上部设置有溢流管。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覆盖层(12)由树皮等有机质组成。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复合填料层(13)由河沙、木屑以及粗砂组合而成,且复合填料层(13)内部设置有PP多面空心球,PP多面空心球由两个半球组成,球中部沿整个周长有一道加固环,每个半球上开有12个扇形叶片,两个半球的扇形叶片相互错开。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砾石层(14)内部填充有大量砾石,填充的砾石粒径为12~35mm,最大粒径不超过50mm,砾石层(14)内部设置有出水管,出水管一端位于积水上沿,另一端位于积水内。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集水井(2)内部穿插有穿孔管(21),且集水井(2)上端中间处设置有雨水筛(22),所述集水井(2)上端位于雨水筛(22)四周处设置有台帽(24),集水井(2)环形外表面四周处设置有水泥砂加固件(23),且集水井(2)下端设置有底座(25)。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用于建筑小区雨水收集处理的生物滞留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孔管(21)贯穿于砾石层(14)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南工业大学,未经湖南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2404.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