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数据处理方法、装置、服务器及存储介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41249.0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36188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16 |
| 发明(设计)人: | 尹为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6/2457 | 分类号: | G06F16/2457;G06F16/215;G06F16/2458;G06Q50/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郭李君;黄健 |
| 地址: | 10003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数据处理 方法 装置 服务器 存储 介质 | ||
1.一种数据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服务器,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和与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种植同一地块的历史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
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
使用所述历史农作物的状态数据修正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
对所述修正后的健康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推荐方案数据;所述推荐方案数据包括病虫害防治数据、化肥施肥方案数据、作物倒伏处理方案数据、作物干旱预警数据;
获取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具体包括:
获取农作物的图像数据、农作物的种植数据、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天气数据;
对所述农作物的种植数据、所述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所述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一生长子数据;
对所述农作物的图像数据进行生长状态识别处理,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二生长子数据;
其中,所述生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生长子数据和所述第二生长子数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农作物的种植数据、所述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所述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一生长子数据,具体包括:
对所述农作物的种植数据、所述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所述天气数据进行数据离散化处理和归一化处理,获得第一预处理数据;
计算所述预处理数据的特征向量,并使用所述特征向量查找生长数据映射表获得所述第一生长子数据。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农作物的图像数据进行生长状态识别处理,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二生长子数据,具体包括:
对所述农作物的图像数据进行虫孔识别处理,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虫孔数据,其中,所述第二生长子数据包括虫孔数据。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具体包括:
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杆径数据和叶子颜色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营养元素状态数据。
5.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意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具体包括:
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叶子颜色、叶子卷曲度、土壤水分以及下雨概率数据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干旱程度数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修正后的健康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推荐方案数据,具体包括: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健康状态数据从预测推荐模型中获取第一推荐方案数据;
使用所述修正后的健康状态数据在历史方案数据库中查询获取第二推荐方案数据;
对所述第一推荐方案和所述第二推荐方案进行分析处理,获取第三推荐方案数据。
7.一种数据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和与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种植同一地块的历史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
处理模块,用于使用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生长数据查找状态映射表,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还用于使用所述历史农作物的状态数据修正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健康状态数据,对所述修正后的健康状态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推荐方案数据,并向客户端推送所述推荐方案数据;所述推荐方案数据包括病虫害防治数据、化肥施肥方案数据、作物倒伏处理方案数据、作物干旱预警数据;
获取模块具体用于:
获取农作物的图像数据、农作物的种植数据、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天气数据;
对所述农作物的种植数据、所述农作物的土壤数据以及所述天气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一生长子数据;
对所述农作物的图像数据进行生长状态识别处理,以获得所述待推送农作物的第二生长子数据;
其中,所述生长数据包括所述第一生长子数据和所述第二生长子数据。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1249.0/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