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0728.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465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1 |
发明(设计)人: | 张智彬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L12/931 | 分类号: | H04L12/931;H04L12/761;H04L12/709;H04L12/4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30001 安徽省合肥市高新区***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报文 转发 方法 设备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该方法包括,为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映射组播组;确定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在邻居分布式弹性DR设备上没有远端出端口;将本地分布式聚合口和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的本地端口设置为映射组播组的成员端口;将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为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复制一份,通过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在VLAN内发送一份复制的非单播报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特别涉及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
背景技术
DRNI(Distributed Resilient Network Interconnect,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是基于IEEE P802.1AX协议的跨设备链路聚合技术。DRNI将两台物理设备虚拟成一台设备来实现跨设备链路聚合,从而提供设备级冗余保护和流量负载分担。DRNI主要应用于双归接入组网,将可靠性从链路级提高到设备级。
DRNI组网中,两台物理设备之间通过IPL(Intra-Portal Link,内部控制链路)连接,转发DRCP报文和数据报文、对MAC地址表项和ARP表项进行同步,不需要像IRF(Intelligent Resilient Framework,智能弹性架构)/堆叠系统同步每台成员设备所有的信息,因此在控制面耦合程度相比堆叠小很多。任一设备DR接口未收到来自对端DR设备的DRCPDU(Distributed Relay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分布式聚合控制协议数据单元),则认为对端DR设备DR接口已经失效。DRNI组网中,两台设备之间除了IPL链路还有一条Keep alive(保活)链路,用于检测邻居的状态,即交互Keep alive报文来进行IPL链路故障时的双主检测。
在数据转发层面,DRNI组网中非单播报文BUM(Broadcast,Unknown Unicast,Multicast;广播,未知单播,组播)转发是在出方向决定,即使邻居设备无需对非单播报文执行转发处理,收到非单播报文的DR设备也会通过IPL链路转发到邻居DR设备一份,然后由邻居DR设备在出方向上丢弃通过IPL链路收到的非单播报文,一旦IPL链路转发大量无用的报文的流量超出IPL链路带宽,IPL链路发生丢包。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报文转发方法及设备,减少分布式弹性网络互连系统中内部控制链路上非必要转发的流量。
为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方法,该方法包括;为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第一映射组播组;确定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在邻居分布式弹性DR设备上无需远端转发;将本地分布式聚合口和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的本地端口设置为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成员端口;将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为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复制一份,通过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在第一VLAN内发送一份复制的非单播报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还提供了一种报文转发设备,该设备包括处理器和存储器;处理器执行存储器中的处理器可执行指令用于执行以下操作;为第一虚拟局域网VLAN建立第一映射组播组;确定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在邻居分布式弹性DR设备上无需远端转发;将本地分布式聚合口和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的本地端口设置为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成员端口;接收第一VLAN内的非单播报文;为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复制一份,通过第一映射组播组的每个成员端口在第一VLAN内发送一份复制的非单播报文。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在于,在DRNI网络中,DR设备前置设备过滤无需在邻居DR上远端转发的非单播报文,将不通过邻居DR远端转发的非单播报文映射到不包含IPP端口的组播组,避免在IPL链路转发无需邻居DR远端转发的流量,可以有效的节约IPL链路带宽的占用,避免出现IPL链路出现超带宽而发生的丢包。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提供的报文转发方法实施例的流程图;
图2A-2B为本申请提供的不通过内部控制链路转发非单播报文的实施例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未经新华三信息安全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07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记录层、光信息记录介质及溅射靶
- 下一篇:一种计算机机箱防摔防震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