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及上引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0711.5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744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朱雄达;吕美源;刘志远;文怡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0 | 分类号: | B22D11/00;B22D11/14 |
代理公司: | 无锡坚恒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48 | 代理人: | 杜兴 |
地址: | 214400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铜合金 超微丝上引 设备 生产工艺 | ||
1.一种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加压熔炼炉,与惰性气源连通,设置有进料口和泄压口;
上引结晶器,进料端设置于所述加压熔炼炉的炉腔中,出丝端设置于所述加压熔炼炉外,设置有模孔以及与所述模孔内物料冷却换热的冷却件;
收线机构,用于收取超微丝;
限位件,与所述上引结晶器可移除连接,用于轴向限位穿设于所述上引结晶器内的引丝。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收线机构具有可切换的张力收线状态和无张力收线状态;所述张力收线状态用于收线引丝及引丝接头,所述无张力收线状态用于收线引丝接头的后续引出丝。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为所述上引结晶器的模孔密封件。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加压熔炼炉包括:
炉壳,可移除设置有炉盖,所述炉壳和/或炉盖设置有惰性气体进气口、泄压口,所述上引结晶器与所述炉盖穿接;
石墨坩埚,设置于所述炉壳的内腔中;
加热元件,用于加热石墨坩埚。
5.一种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基于权利要求1至4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设备,包括以下步骤:
S1:向上引结晶器中插入引丝,连接限位件与上引结晶器,轴向限位引丝上行;
S2:加压熔炼炉进料,置换加压熔炼炉内的空气后充入惰性气体至第一预定加压值,启动冷却件,加热熔融炉料,升高炉温至高于炉料熔点的预定熔炼温度,保温熔炼;
S3:加压熔炼炉内增压至第二预定加压值,移除限位件,连接引丝和收线机构,牵引引丝收线;
所述超微丝的线径为0.02~0.1mm,第二预定加压值为13~15MPa;所述S2中的预定熔炼温度与炉料主合金组分铜熔点的温度差为60~100℃。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超微丝的材质铜含量为55%以上。
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的第一预定加压值为8~11.5MPa。
8.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超微丝降温至0~10℃后收线。
9.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所述S3包括:
S31:移除限位件,连接引丝和收线机构,牵引引丝收线,直至引丝接头收入收线机构中;
S32:上引结晶器内的超微丝自行上行,收线机构无张力收引丝接头的后续引出丝。
10.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铜或铜合金超微丝上引生产工艺,其特征在于,S2中还包括炉料熔融前的预热保温除杂,预热温度为100~15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江阴金属材料创新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0711.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