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试剂盒及其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40100.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26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发明(设计)人: | 任宏超;陈堃 | 申请(专利权)人: | 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5/00 | 分类号: | G01N35/00 |
代理公司: | 北京超凡宏宇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63 | 代理人: | 覃蛟 |
地址: | 101100 北京市通州区中关村科技园区通州园***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血小板 功能 测试 装置 试剂盒 及其 应用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试剂盒及其应用,涉及血液功能测试技术领域。其包括底板,在底板上预制有样本室、样本通路、搅拌室和血流通路。在搅拌室的内壁上具有血小板诱导物涂层,血流通路的内壁具有细胞外基质蛋白涂层。上述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没有复杂的取样系统和运动控制系统,消除了取样潜在的交叉污染风险和测试不确定性。而且该测试装置可以完全模拟血管内环境,提高了测试的准确性、一致性和可靠性。此外,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设计简单,大大降低了测试系统的购置和维护成本,具有很好的可维护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液功能测试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试剂盒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目前的生化试验,血凝检测和血小板功能检测设备普遍使用的是分立的样品杯、试剂杯和反应杯。样品和试剂分别贮存在样品杯和试剂杯中,在进行生化试验时,用取样装置分别吸取样本和试剂,并将它们移到反应杯中,在反应杯中反应。
而在血凝和血小板测试中,普遍采用的是凝固法和光学比浊法(LTA)。其核心就是利用光学方法检测血样跟试剂反应过程中的生成物,通过检测散射光信号的变化来记录血液凝固过程,得出凝固曲线。其中,光学比浊法的检测原理是将血液通过离心方法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采用不同浓度的一系列血小板诱导剂(花生四烯酸、二磷酸腺苷、肾上腺素)刺激富含血小板的血浆后,由于血小板聚集、沉淀,血浆浊度下降,经光源照射,其透光率增加,从而测定激活血小板间的聚集程度。
此检验的检测操作流程如图1所示:以含3.2%柠檬酸钠抗凝剂的全血为标本,通过离心获得富含血小板的血浆(PRP)(存储于反应杯1中)和去除血小板的血浆(PPP)(存储于反应杯2中),经光学系统测量反应杯2中PPP光强值作为100%血小板聚集率的目标值,然后测量反应杯1中的PRP,加入血小板诱导剂产生反应,记录反应过程,反应终止时对比PPP光强值计算血小板聚集率。在整个操作过程当中,血浆和试剂是贮存在不同的样品杯中。反应是在反应杯中完成。待测样品和试剂通过取样机构移到反应杯中进行测试。试剂的加样可以是手工加样或自动加样。在全自动凝血仪系统中,此测试流程的完成是通过样本取样系统,试剂取样系统,运动控制系统共同配合完成的。系统的设计非常复杂,维护和调试比较繁琐。
现有的全自动血凝测试技术和试剂虽然已经得到了很广泛的应用,但其最显著的缺点就是设备系统复杂,操作繁琐,成本高,而且测试过程不能完全模拟血管环境。利用凝固法或光学比浊法测试存在凝固时间,测试时间长,容易造成交叉污染,测试的结果一致性也有待提高。
鉴于此,特提出本发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试剂盒及其应用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其包括底板,在底板上预制有样本室、样本通路、搅拌室和血流通路,样本室通过样本通路与搅拌室连通,搅拌室与血流通路连通;在样本室和搅拌室的内壁上具有血小板诱导物涂层、血小板诱导物微珠或微粒,血流通路的内壁具有细胞外基质蛋白涂层。
发明人基于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一体化的用于血小板功能测试装置。此功能测试装置能够模拟体内的血流动力学环境,包括血小板诱导、与细胞外基质(ECM)底物粘附、聚集诱导的流动停止等,从而可以提供与临床结果比较一致的诊断结果。
具体地,通过在搅拌室的内壁上设置血小板诱导物涂层,通过搅拌室的搅拌作用从而使得搅拌室涂覆的血小板诱导物迅速溶解到从样本室来的血液中,从而对血小板进行诱导,模拟体内的血小板激活或抑制的情形。在搅拌室提供搅拌动力的基础上,血液流入分布有细胞外基质蛋白涂层的血流通路,从而模拟细胞外基质(ECM)底物粘附、血小板聚集导致止血阻塞的全过程。从而导致微流体逐渐停止流动,这样通过血液流经的血流通路的迁移距离(MD,Migration distance)判断血小板的功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未经美高怡生生物技术(北京)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4010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模板及模板系统
- 下一篇:一种用于水利工程转接管的承口内壁打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