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9945.8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772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发明(设计)人: | 万杰;闫可;万家豪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 |
主分类号: | G01N33/18 | 分类号: | G01N33/18;G01N21/80;G08C17/02 |
代理公司: | 重庆市嘉允启行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43 | 代理人: | 王瑞娟 |
地址: | 402260 重庆市江***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联网 技术 水质 监测 系统 | ||
本申请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有若干水质检查设备、云平台和终端APP,所述水质检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水样并进行检查的机械单元、单片机、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所述单片机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云平台或相邻水质检查设备的无线收发模块数据交互,所述云平台与终端APP数据交互,所述单片机控制机械单元工作;本申请利用物联网技术控制若干水质检查设备对水质进行监测,能够实时对河流中氨氮及PH值进行监测,时效性强,降低了人工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水质监测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
背景技术
水质监测是监视和测定水体中污染物的种类、各类污染物的浓度及变化趋势,评价水质状况的过程;随着城市数量与规模的迅速增加与扩张,城市生活污水问题日益严重,从我国污水排放结构来看,居民污水排放量在1999年首次超过工业污水排放量,之后的十多年间,居民污水在我国城市污水排放中一直处于首要地位,且比重逐年增加。
生活污水所含的污染物主要是有机物(如氨氮),同时生活污水还会使水体pH发生变化,因此,对水中氨氮及pH进行监测能够有效监测河流中水质环境,现有监测过程,多事通过人工进行采样检测,检测的时效性低,人工的劳动强度高。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提供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的水质监测系统,它可以用于江河的水质监测。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这样的技术方案实现的,所述水质监测系统包括有若干水质检查设备、云平台和终端APP;
所述水质检查设备包括用于采集水样并进行检查的机械单元、单片机、无线收发模块、电源模块;
所述单片机控制无线收发模块与所述云平台或相邻水质检查设备的无线收发模块数据交互,所述云平台与终端APP数据交互,所述单片机控制机械单元工作。
进一步,所述机械单元包括漂浮台,所述漂浮台的底部安装有采集水样的采样机构,所述漂浮台内安装有用于对采集水样进行检测的检测机构,所述采样机构的出水端与所述检测机构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检测机构包括分别用于对水样的氨氮、PH值进行检测的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所述采样机构采样过程中驱动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依次切换,使第一检测组件、第二检测组件依次与采样机构的出水端连接。
进一步,所述采样机构包括第一电机、活塞筒、活塞板、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螺纹套筒、第一水管、螺杆、条形限位块、条形限位滑槽;
所述活塞筒安装在所述漂浮台底部,所述活塞板沿所述活塞筒的内壁滑动,所述活塞筒的底部安装有第一单向阀,所述活塞筒的侧壁安装有第二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第一水管的进水端连接,所述第一水管伸入所述漂浮台内并与所述检测单元的进水端连接;
所述第一电机安装在所述漂浮台上,所述第一电机的动力输出轴与所述螺杆的顶端固接,所述螺杆与所述螺纹套筒螺纹连接,所述螺纹套筒贯穿所述漂浮台,所述螺纹套筒的底端固接在所述活塞板上;
所述螺纹套筒的侧壁上设置有条形限位块,所述漂浮台内安装有与所述条形限位块滑动配合的条形限位滑槽。
进一步,所述水样检测机构包括第一筒体、圆形转动板、流水凹槽、第一储液箱、第一图像采集器、第二储液箱、第二图像采集器存水筒、第一转轴、安装板、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
所述第一筒体安装在所述漂浮台内,所述第一筒体上转动设置有圆形转动板,所述圆形转动板上开设有两个沿圆形转动板圆形呈180°分布的流水凹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重庆工程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9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