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9886.4 | 申请日: | 2021-09-28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316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0 |
| 发明(设计)人: | 臧维乔;方金土;张烨;张明月;陶滔;王熙;潘东辉;章振宇;马斌;吴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7/045 | 分类号: | H02H7/045;G08B17/06 |
| 代理公司: | 核工业专利中心 11007 | 代理人: | 王朋 |
| 地址: | 3143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变压器 差动 保护 信号 转换 电路 | ||
本公开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本公开中,电容与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形成并联子模块,并联子模块的一端接地,并联子模块的另一端通过第一反向二极管与第四端子连接;第一开关的输入端通过第二反向二极管与第一电源连接,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并联子模块与第一反向二极管之间,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与第三端子连接;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第一端子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与第二端子连接,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为开路;本公开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在捕获差动脉冲信号后将其转换为常闭合触点信号并对外输出,从而使得火灾报警系统及时接收到差动保护信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核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
背景技术
差动保护信号是一种变压器漏电保护信号。差动保护信号触发时变压器断电,从而起到保护作用,防止漏电情况恶化并造成火灾等事故。差动保护信号是一种极短暂的触点信号,信号触发同时将立即断开变压器电源,差动保护信号随即消失,一般持续时间在50ms(毫秒)左右。
火灾报警系统通过总线通讯将探测器、模块等设备串联起来形成回路,火灾报警控制器通过对回路中的设备逐个巡检的方式来完成通讯。在一些核电厂、火电厂等工业领域设计中,将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引入火灾报警系统,当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触发时可作为变压器区域火灾报警的预警,亦可参与变压器区域消防联动控制。但是相关技术中,火灾报警系统回路巡检周期远大于毫秒级别,差动保护信号触发时大概率不能被火灾报警系统模块捕捉,因此,如何使火灾报警系统有效捕捉差动保护信号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了一种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
根据本公开实施例的一方面,提供一种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所述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包括:第一电源、第一继电器、电容、第一反向二极管、第二反向二极管、第一端子排,所述第一继电器用于控制第一开关和第二开关动作,所述第一端子排包括第一端子、第二端子、第三端子和第四端子;
所述电容与所述第一继电器的线圈并联,形成并联子模块,所述并联子模块的一端接地,所述并联子模块的另一端通过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四端子连接;
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通过所述第二反向二极管与所述第一电源连接,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在所述并联子模块与所述第一反向二极管之间,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与所述第三端子连接;
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输出端与所述第二端子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为开路;
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未输入火灾报警系统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第一继电器处于失电状态,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二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二输出端连接;
所述第三端子和所述第四端子输入火灾报警系统的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的情况下,所述电容充电,并向所述第一继电器供电,所述第一继电器得电,使得所述第一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一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所述第二开关的输入端与所述第二开关的第一输出端连接,使得所述第一端子和所述第二端子连通,向火灾报警系统输出常闭信号。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电容的电容量介于0.00001-0.00002法,所述电容的放电时间介于30-50毫秒。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一指示灯,所述第一指示灯与所述第一继电器并联。
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所述变压器差动保护信号转换电路还包括:第二继电器、第三开关、第二端子排,所述第二端子排包括第五端子和第六端子;
所述第二继电器的线圈与火灾报警系统电源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未经中核核电运行管理有限公司;秦山核电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886.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