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易操作带可视防护罩的一体化蓄电池组熔断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9428.0 | 申请日: | 2021-09-28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4639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5 |
发明(设计)人: | 李新海;肖星;温云龙;林雄锋;周恒;范德和;曾令诚;卢泳茵;罗海鑫;曾庆祝;孟晨旭;梁景明;凌霞;刘德志;王振刚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 |
主分类号: | H01M50/574 | 分类号: | H01M50/574;H01M50/583;H01M50/593;H01H85/05;H01H85/143 |
代理公司: | 北京集佳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27 | 代理人: | 刘思言 |
地址: | 528400 广***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操作 可视 防护罩 一体化 蓄电池 熔断 装置 | ||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操作带可视防护罩的一体化蓄电池组熔断装置,通过设置绝缘防护罩和绝缘底座,并将主熔断器、信号熔断器、微动开关等部件设置在对应的绝缘腔室内,使得装置外部没有裸露的带电部位,保障了人身安全。还通过设置在绝缘防护罩处于分离状态时,主熔断器动触头与主熔断器静触头之间的距离小于信号熔断器动触头与信号熔断器静触头之间的距离,使得装置可以利用位置差实现联动投退顺序操作,安全可靠,操作方便。另外,还通过电动驱动模块自动控制绝缘防护罩和绝缘底座的分合,实现自动控制熔断器的投退。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直流电源系统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易操作带可视防护罩的一体化蓄电池组熔断装置。
背景技术
变电站设置了蓄电池供电的站用直流电源系统,为站内继电保护、控制、信号、UPS等直流负荷提供电源。目前,直流电源系统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由主熔断器、主熔断器底座、信号熔断器、信号熔断器底座及相关二次配线构成。在变电站直流电源系统日常检修、定检、消缺时,需频繁对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进行投退操作,存在以下问题:
1、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安全防护性能差。直流屏内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的正、负极主熔断器间距小,带电部位完全裸露,无绝缘防护罩及隔离设施,操作时易误碰造成直流短路,进而引发设备损坏及人身伤害等事故。
2、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投退操作繁琐。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的主熔断器与主回路连接,电流通过主熔断器实现电源供电;信号熔断器并联接在主熔断器上,其内部有高电阻丝,在主熔断器断开时高电阻丝烧毁并撞击信号微动开关发信,因此在直流电源系统投入蓄电池组时需先给上主熔断器时再给上信号熔断器,退出蓄电池组时需先取下信号熔断器再取下主熔断器。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退出操作时需先取下主熔断器两侧两对信号熔断器,再拔出每个信号熔断器二次配线快速插拔接口或解开信号熔断器与主熔断器并接的4个螺丝,最后使用主熔断器操作把手取下正、负极两个主熔断器,该操作共需6项步骤,操作耗时长;同理,蓄电池组出口熔断装置投入操作顺序相反且存在同样问题。
3、蓄电池组出口主熔断器投退操作费力。主熔断器导电棒与主熔断器底座的主回路接通采用金属卡口搭接设计,该搭接部位需通过大电流,金属卡口需要大力夹紧主熔断器导电棒,又因运行过程中金属卡口搭接部位存在氧化、卡涩等问题,导致操作人员需用较大力气才能完成投退主熔断器操作,人机工效差。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旨在解决现有熔断装置存在的上述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以下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易操作带可视防护罩的一体化蓄电池组熔断装置,包括:
绝缘防护罩、绝缘底座、主熔断器、信号熔断器、信号熔断器微动开关、接线端子和电动驱动模块;
绝缘防护罩内设置有正、负极主熔断器绝缘腔室和正、负极信号熔断器绝缘腔室并装配有相应的熔断器动触头;
绝缘底座上设置有正、负极主熔断器绝缘腔室和正、负极信号熔断器绝缘腔室并装配有相应的熔断器静触头,还设置有正、负极进线及出线接线端子;
绝缘底座上正极主熔断器、正极信号熔断器的进线侧及出线侧分别并联导通并与正极进线接线端子连接;
绝缘底座上负极主熔断器、负极信号熔断器的进线侧及出线侧分别并联导通并与负极进线接线端子连接;
主熔断器和信号熔断器固定在绝缘防护罩或绝缘底座上对应的绝缘腔室内;
信号熔断器微动开关安装在绝缘底座上的正、负极信号熔断器绝缘腔室内,信号熔断器熔断时驱动信号熔断器微动开关动作;
绝缘防护罩与绝缘底座一端转动连接,另一端通过电动驱动模块连接,电动驱动模块用于自动控制绝缘防护罩与绝缘底座之间的分离或闭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未经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中山供电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428.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