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船用供气系统的气体回流隔断装置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9257.1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464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 发明(设计)人: | 潘东;黄厚光;蔡志珍;胡登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7D1/02 | 分类号: | F17D1/02;F17D3/01;F17D5/00 |
| 代理公司: | 广州三环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44202 | 代理人: | 颜希文;刘慧丽 |
| 地址: | 511464 广东省广州市南沙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供气 系统 气体 回流 隔断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船用供气系统的气体回流隔断装置,包括止回管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排空管路,止回管路用于连接在船舶的气体管路上,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间隔布置在止回管路上,止回管路于第一单向阀与第二单向阀之间形成隔断管段,排空管路与隔断管段连接,排空管路具有延伸至船舶外侧以排出气体的外管段,排空管路上布置有第三单向阀。气体管路内的气体压力低于设定值时,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同时阻断止回管路,第一单向阀和第二单向阀起到双隔断的作用,确保危险气体不会回流至气体管路内,同时第三单向阀开启,将隔断管段内残留的气体由排空管路排出至船舶外侧,防止气体积聚,保证船用供气系统的安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船舶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船用供气系统的气体回流隔断装置。
背景技术
LNG(液化石油气)是一种可燃的超低温液体,其属于低温(-163℃)、易燃、易爆的燃料,可作为LNG能源船只的动力能源,当船只缺乏能源时,就需要通过加气站补给相应的能源。以LNG为燃料的船舶,在不使用LNG期间,供气管路,用气设备均需要采用惰性气体吹扫,以防止LNG气体驻留在供气管路及用气设备中,产生安全隐患。
惰性气体吹扫管路与供气管路相通,在正常供气时,需采用单向阀或者隔离阀将惰性气体与可燃气体隔离,在需要惰性气体吹扫时,打开单向阀或者截止阀,惰性气体进入供气管路,惰化供气管路,在惰性气体压力低于设定的供气管路气体压力时,可以自动关闭阀门,以防止可燃气体回流至惰化气体管路。
但是当惰化气体压力不足时,可燃气体可能存在回流的情况,此时需要阀门可以根据压力设定自动关闭。现有的船舶供气系统中通常采用单向阀或者截止阀来防止可燃气体回流,但是仅用单向阀时,防回流地可靠性较差,会存在密封不严、气体泄漏的情况发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船用供气系统的气体回流隔断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采用单向阀防止可燃气体回流时,会存在密封不严、气体泄露的情况发生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船用供气系统的气体回流隔断装置,包括止回管路、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和排空管路,所述止回管路用于连接在船舶的气体管路上,所述第一单向阀和所述第二单向阀间隔布置在所述止回管路上,所述止回管路于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之间形成隔断管段,所述排空管路与所述隔断管段连接,所述排空管路具有延伸至船舶外侧以排出气体的外管段,所述排空管路上布置有第三单向阀。
优选地,所述止回管路上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上游还布置有手动阀。
优选地,所述止回管路上于所述第二单向阀的下游还布置有手动阀。
优选地,还包括控制箱,所述止回管路上于所述第一单向阀的上游侧还布置有压力开关,所述压力开关、所述第一单向阀、第二单向阀、第三单向阀分别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第一单向阀与所述第二单向阀均为常闭式阀门,所述第三单向阀为常开式阀门,所述控制箱用于接收所述压力开关传输的压力信号,并向所述第一单向阀、所述第二单向阀与所述第三单向阀传输控制信号。
优选地,所述止回管路上还布置有气体浓度检测仪,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气体浓度检测仪用于检测所述止回管路内的气体浓度并向所述控制箱传输浓度信号。
优选地,还包括报警装置,所述报警装置与所述控制箱信号连接,所述控制箱用于比较浓度信号并向所述报警装置传输报警信号。
优选地,所述报警装置为语音装置。
优选地,所述外管段延伸至船舶露天甲板的外侧,所述外管段为开口向下的弧形管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广州文冲船厂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9257.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有色冶炼含砷物料协同处理与利用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余热锅炉系统及运行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