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钢轨锁定轨温检测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7806.1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95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广;蔡小勇;洪嘉希;宁寰宇;范俊成;杨力;李天宇;白斌;李飞;张文献 | 申请(专利权)人: | 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 |
代理公司: | 沈阳新科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21117 | 代理人: | 邹琳 |
地址: | 110025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振动 钢轨 锁定 检测 方法 | ||
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钢轨锁定轨温检测方法,属于铁路钢轨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在钢轨上布置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步骤二、采集力锤信号与采集的模态数据进行相关性对比;步骤三、对振动模态及力锤激励信号进行采集,传递给人机处理单元;步骤四、数据处理,获得频率数据;步骤五、对获得的频率数据进行筛选;步骤六、获得钢轨纵向力;步骤七、根据锁定轨温与钢轨纵向力间的关系计算锁定轨温。本发明通过测量钢轨振动模态、钢轨温度,利用钢轨纵向力与钢轨固有频率间的近似线性关系,选取多个固有频率,综合计算钢轨纵向力。通过钢轨纵向力与温度间关系,不需外部输入条件,直接实现锁定轨温测量。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铁路钢轨状态检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钢轨锁定轨温检测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铁路无缝线路钢轨的大量铺设,钢轨受纵向力影响越来越大,所以锁定轨温是铁路衡量钢轨状态的重要指标,对于如何快速、便捷检测钢轨锁定轨温一直是困扰铁路工务部门的难题。目前针对锁定轨温检测方案:1、观测桩法实现锁定轨温测量;2、应力放散法实现锁定轨温测量;3、超声波检测法实现锁定轨温测量。观测桩法有如下缺点:1)观测桩法采用的人工观测,观测误差比较大;2)观测桩法只能观测本区段内平均锁定轨温,不能实现对应力集中点观测;3)观测桩法需要铺设大量观测桩,工作量大。应力放散法的缺点如下:应力放散法比较能准确测算出本区段锁定轨温,但需要将铁路扣件松开进行放散作业,工作时长,工作量大,不适合快速测量。超声波检测法的缺点:不能直接测量出锁定轨温,需要输入初始锁定轨温、初始钢轨拉伸状态、钢轨材质等信息,对于既有铁路往往这些信息获取比较困难。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观测桩观测误差比较大、放散法工作量大、超声波不能实现直接测量的问题,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钢轨锁定轨温检测方法,通过测量钢轨振动模态、钢轨温度,利用钢轨纵向力与钢轨固有频率间的近似线性关系,选取多个固有频率,综合计算钢轨纵向力。通过钢轨纵向力与温度间关系,不需外部输入条件,直接实现锁定轨温测量。
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基于振动模态的钢轨锁定轨温检测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一、在钢轨上布置温度传感器、振动传感器;
步骤二、采用力锤进行信号激励,通过采集力锤信号与采集的模态数据进行相关性对比,判断数据的有效性;
步骤三、采用高精度模拟量采集设备对振动模态及力锤激励信号进行采集,将采集的数据传递给人机处理单元进行数据处理、计算;
步骤四、人机处里单元进行数据处理,通过快速傅立叶变换将时域信号转换为频域信号,获得频率数据;
步骤五、对获得的频率数据进行筛选,得到有效的固有频率;
步骤六、根据纵向力与固有频率间的线性关系获得钢轨纵向力;
步骤七、根据锁定轨温与钢轨纵向力间的关系计算锁定轨温。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一中,温度传感器布设在钢轨轨腰处;振动传感器采用磁吸的方式布设在钢轨轨腰中性轴上,水平方向为一跨四等分的1/4、1/2、3/4处。
进一步地,所述振动传感器底部依次与绝缘垫、失电型电磁座固定相连。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五中,对获得的频率数据进行筛选,具体为:对测试数据选择剔除500Hz以下的低频信号;从采集数据中选择多阶频率;并选取多个固有频率,与固有频率数据库进行比对,结合扣件间距、扣件刚度、扣件数量、扣件阻尼、钢轨长度对固有频率的影响,选取有效的固有频率进行加权取平均计算。
进一步地,所述步骤七中,锁定轨温计算公式如下:
T=T0 + σ/E/α
其中:T为锁定轨温、T0为钢轨温度、σ为钢轨纵向力、E为钢轨弹性模量、α为钢轨线膨胀系数。
本发明的优点与效果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沈阳铁路信号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780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