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和变频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7552.3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0488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张先文;郭健;徐子昂;张潇予;戴启航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珞达信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D7/16 | 分类号: | H03D7/16;H01P5/16;H01P5/08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浩智运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24 | 代理人: | 朱文振 |
地址: | 211106 江苏省南京市江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毫米波 宽带 平衡 变频器 变频 方法 | ||
1.一种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波导耦合器(1)、对脊鳍线过渡结构(2)、射频本振匹配电路结构(3)、反向T型二极管对(4)、中频匹配电路(5)和低通滤波器(6);
所述对脊鳍线过渡结构(2)包括两个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所述射频本振匹配电路结构(3)包括两个射频本振匹配电路,所述射频本振匹配电路由至少一段微带传输线构成;所述反向T型二极管对(4)具有b接点、c接点和a接点;所述中频匹配电路(5)包括至少一段微带传输线;
所述波导耦合器(1)的输入端口接射频信号,隔离端口接本振信号,直通端口依次通过一个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和一个射频本振匹配电路后接所述b接点,耦合端口依次通过另一个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和另一个射频本振匹配电路后接所述c接点,所述a接点通过所述中频匹配电路(5)接所述低通滤波器(6)的输入端,所述低通滤波器(6)的中频端输出中频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波导耦合器(1)采用E面分支线电桥结构。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E面分支线电桥结构的分支数量为七分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射频本振匹配电路包括3段微带传输线串联。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向T型二极管对(4)包括第一肖特基二极管(41)和第二肖特基二极管(42),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41)的阴极接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42)的阳极,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41)和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42)的公共端为所述a接点,所述第一肖特基二极管(41)的阳极为所述b接点,所述第二肖特基二极管(42)的阴极为所述c接点。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频匹配电路(5)包括1段微带传输线。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其特征在于:所述低通滤波器(6)采用CMRC结构。
8.一种采用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毫米波宽带单平衡下变频器的变频方法,其特征在于:射频信号由波导耦合器(1)的输入端口输入,在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得到等幅、相位相差90°的射频信号,本振信号由波导耦合器(1)的隔离端口输入,在直通端口和耦合端口得到等幅、相位相差90°的本振信号;直通端口的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通过一个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和一个射频本振匹配电路后输送到反向T型二极管对(4)的b接点,耦合端口的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通过另一个波导-微带对脊鳍线过渡和另一个射频本振匹配电路后输送到反向T型二极管对(4)的c接点,射频信号和本振信号在反向T型二极管对(4)中完成高效平衡式混频,反向T型二极管对(4)将产生的中频信号从a接口输出;中频信号通过中频匹配电路(5)传递至低通滤波器(6)的输入端,低通滤波器(6)的中频端输出中频信号。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珞达信息有限公司,未经南京珞达信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7552.3/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