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7122.1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6872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4-18 |
发明(设计)人: | 杨梦露;梁幸;张向阳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汉唐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G08G1/01 | 分类号: | G08G1/01;G08G1/0962;G08G1/1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710054 陕西省西安市雁塔区西影路***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疲劳 驾驶 方法 | ||
本申请涉及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涉及防疲劳驾驶的领域,其包括以下步骤:S1:信息准备:接收驾驶员的人员信息,并作为预存人员信息储存;预设驾驶时长极限值;S2:锁定驾驶员:接收待行驶驾驶员的人员信息,并作为待行驶人员信息储存;调取预存人员信息,并将预存人员信息与待行驶人员信息比对,锁定驾驶员;S3:驾驶时长比对:记录已锁定驾驶员的驾驶时长实际值,为驾驶时长实际值;将驾驶时长实际值与驾驶时长极限值进行比对:若驾驶时长实际值小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保持解锁状态;若驾驶时长实际值大于或等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锁定。本申请具有对驾驶人员状态判断更加准确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防疲劳驾驶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
背景技术
驾驶员在长时间连续行车后,其因生理、心理机能失调而出现驾驶机能下降的现象,被称为疲劳驾驶;驾驶员在疲劳驾驶的情况下,容易出现反应迅捷度降低的情况,从而驾驶时的危险系数升高。
相关技术中,申请号为201811449339.4的申请文件公开了一种驾驶员疲劳检测系统,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公开人脸数据集对疲劳检测系统进行预训练,使得检测系统的获取单元检测到是否人脸的精度达到99%;步骤二、将预训练完毕的疲劳检测系统获取当前驾驶员的面部数据,采用STN空间变换网络,对面部数据中的不同姿势的面部的鲁棒性进行调整;步骤三、将面部数据进行压缩、扩展,以至少进行一次卷积、池化以及Relu函数的处理,以得出当前面部所处的状态;所述面部所处的状态包括正常、瞌睡或疲劳三种状态:当眼睛睁开同时嘴巴闭合,认定为正常状态;当眼睛睁开同时嘴巴张开,认定为瞌睡状态;当眼睛闭合,认定为疲劳状态;若获取的面部特征为瞌睡或睡眠状态,则启动报警装置进行警示。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驾驶人员用嘴呼吸时,驾驶人员处于眼睛睁开同时嘴巴张开的状态,而此时,驾驶人员未必处于瞌睡状态,存在有对驾驶人员的驾驶状态判断较为不准确的缺陷。
发明内容
为了对驾驶人员的驾驶状态判断更加准确,本申请提供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防疲劳驾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信息准备:
接收驾驶员的人员信息,并作为预存人员信息储存;
预设驾驶时长极限值;
S2:锁定驾驶员:
接收待行驶驾驶员的人员信息,并作为待行驶人员信息储存;
调取预存人员信息,并将预存人员信息与待行驶人员信息比对,锁定驾驶员;
S3:驾驶时长比对:
记录已锁定驾驶员的驾驶时长实际值,为驾驶时长实际值;
将驾驶时长实际值与驾驶时长极限值进行比对:
若驾驶时长实际值小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保持解锁状态;
若驾驶时长实际值大于或等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锁定。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将不同驾驶员的人员信息收集并作为预存人员信息储存;待行驶的驾驶员在开车前,首先将待行驶的驾驶员的人员信息接收,并将待行驶人员信息与预存人员信息进行比对,从而锁定待行驶的驾驶员;锁定待行驶的驾驶员后,驾驶员的实际驾驶时长被记录;
若驾驶员的驾驶时长实际值小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可以继续行驶,若驾驶员的驾驶时长实际值大于或等于驾驶时长极限值,则汽车被锁死,该驾驶员无法继续行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汉唐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陕西汉唐计算机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7122.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垂直运输工具取电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调节式雾炮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