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基于红外矩阵监测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609.8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8580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何冰;谢小松;孟夏卿;王浩洋;顾俊杰;刘永成;余快;陈博;周世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J5/00 | 分类号: | G01J5/00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应小波 |
地址: | 200122 上海市浦***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红外 矩阵 监测 输电 线路 在线 方法 系统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矩阵监测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确定被测目标的发射率,并对红外矩阵测温设备进行标定;步骤S2、采用红外矩阵测温设备对被测目标进行测量;步骤S3、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修正,包括采用温度漂移补偿模型对漂移误差进行修正。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适用于短期连续性监测,具有成本低、精度高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输电线路监测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基于红外矩阵监测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输电线路作为发、输、变、配、用电力系统中的一个环节,是整个系统的主要支柱,线路设备的状况直接影响到电网的安全可靠运行。输电线路所处的运行环境是极其复杂的和不确定的,易受自然环境影响和外力破坏,使其经常出现本体设备发热的情况,存在安全隐患。
目前,针对上述情况,最常用的运维方式主要有两种:一是运检人员手持红外热像仪在地面或者登塔进行检测;二是由专业人员操纵载有红外测温装置的无人机进行检测。上述两种方法能够对发热部位进行很好的检测,但有时需要对隐患点进行临时性的实时监测一周左右甚至更长的时间周期,传统的检测方法不具备实时监测的能力。无人机+红外热像仪的方式,专业性要求较高,且所使用的红外摄像装置成本太高。因此,传统方法不能满足输电线路监测需要,亟需一种有效的方法,实现低成本的短期连续性监测。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了一种低成本、精度高、适用于短期连续性监测的基于红外矩阵监测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及系统。
本发明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基于红外矩阵监测的输电线路在线监测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确定被测目标的发射率,并对红外矩阵测温设备进行标定;
步骤S2、采用红外矩阵测温设备对被测目标进行测量;
步骤S3、对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并修正,包括采用温度漂移补偿模型对测量结果中的漂移误差进行修正。
优选地,所述步骤S1具体为:
选择短波长段进行采集,对已知的被测目标的发射率进行预测,并依据红外矩阵测温设备对被测目标进行相应的发射率修正。
优选地,所述步骤S2中红外矩阵测温设备的测温过程具体为:
首先,由红外矩阵测温设备中的红外探测器和光学系统对目标物体实施红外扫描,然后将红外辐射信息聚集到红外探测器上,将其转化成电信号,并一系列放大处理,最后将这些信息传输到显示记录系统上,显示目标物体的温度分布情况。
优选地,所述步骤S3中的漂移误差为红外矩阵测温设备中探测器响应的漂移误差,包括工作时间漂移误差和环境温度漂移误差;其中工作时间漂移误差与环境温度漂移误差相互独立;
所述步骤S3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31、将每个工作时间和环境温度点分别对照一个漂移补偿量,建立漂移补偿映射表;
步骤S32、根据输入的参数值在映射表中查出对应的漂移补偿量,再将当前的灰度值和漂移补偿量进行数学运算以实现补偿。
优选地,所述步骤S31具体为:
首先,确定稳定黑体温度去顶漂移基准值和红外探测器随工作时间的响应,并调整环境温度确定红外探测器在不同环境温度下的响应;
然后,确定漂移补偿的曲线模型;计算漂移补偿的系数;
最后,生成漂移补偿映射表并将漂移补偿映射表存储至系统中。
优选地,所述步骤S32具体为: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未经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60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硅酸盐玻璃纤维的化学强化方法
- 下一篇:天线反射边界及天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