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36560.6 | 申请日: | 2021-09-27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05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 发明(设计)人: | 李海川;张淑坤;冯佃芝 | 申请(专利权)人: |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 |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E01F15/14;E21D11/00;E21D11/10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123000***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隧道 泡沫 混凝土 撞墙 | ||
1.一种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其特征在于:由以下原料组成:60%~70%普通硅酸盐水泥,25%~40%粉煤灰,0.05%~0.15%碳纤维,40%~60%发泡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其特征在于:配制方法:
步骤一:将碳纤维放于超声清洗机内,分散20分钟,获得均匀碳纤维溶液;
步骤二:将水泥、粉煤灰根据配比进行搅拌,制成干料;
步骤三:将发泡剂与水按照质量比为1:30进行配置,使用搅拌器搅拌3分钟获的均匀稳定泡沫;
步骤四:将干料与水、泡沫混合搅拌时间为5分钟,稳定3~4分钟,制得泡沫混凝土浆液;
步骤五:注入直径为5cm,高为10cm圆筒模具,28d标准养护后获得标准试件;
步骤六:测定试件弹性阶段对应的弹性系数;
步骤七:计算限速条件下泡沫混凝土防撞墙缓冲距离,确定防撞墙厚度。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其特征在于:厚度的计算方法:
①采用胡克定律及动能定理推导泡沫混凝土墙的缓冲距离:
l1=(mv2/k)1/2 (1)
其中l1为缓冲距离,m为车辆平均质量,v为隧道内车辆行驶速度,k为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弹性系数,m取平均车辆重量15t,v取隧道内限速为60km/h;
②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厚度确定为2倍缓冲距离:
d=2×l1 (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应用于隧道内的泡沫混凝土防撞墙,其特征在于:安装方法:
步骤一:对二次衬砌过程中距离底板55cm~105cm隧道壁处轴向每间隔0.5m设置一对预留螺栓,螺栓露出长度均为(d+3)cm,直径为2.5cm;
步骤二:根据配比预制泡沫混凝土防撞墙,每块长宽均为1m,厚度为d,距长宽边各25cm,预留直径为2.5cm的圆孔;
步骤三:装配预制泡沫混凝土防撞墙,紧密贴合拱壁并拧紧螺栓,施工完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辽宁工程技术大学,未经辽宁工程技术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560.6/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