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桥梁施工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491.9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5620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7 |
发明(设计)人: | 李国林;汪占飞;赫中营;靳云鹏;王存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大学;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D21/00 | 分类号: | E01D21/00;E01D101/30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谭云 |
地址: | 116100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桥梁 施工工艺 | ||
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处于建造过程中的若干桥体构件,通过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设有的支撑板做升降运动,在施工过程中使所述支撑组件支撑的所述桥体构件的高度位置在施工过程中能维持在指定安装高度即所述桥体构件在完成施工后需要达到的预设高度,无需对用于支撑所述桥体构件的所述支撑组件等支撑体系进行预压,即可避免在施工完成后各个所述桥体构件形成的桥梁的高度存在偏差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工程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桥梁施工工艺。
背景技术
如今,我国的建筑施工领域科学技术随科学技术迅猛发展也得到了飞速的发展,施工工艺水平显著提高,钢拱桥应用十分广泛,并朝着跨度大和高度高的方向发展,当前,用于形成桥梁的各部分桥体构件在施工过程中会对用于支撑桥体构件的支撑体系产生向下的压力,相应的,支撑体系结构在压力作用下会发生相应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
为避免支撑体系因发生弹性和非弹性变形而导致支撑体系与桥体构件的支撑点所在高度降低从而导致最终形成的桥梁高度不符合要求的问题,传统的施工方式通常采用对支撑体系进行预压的方式解决,具体方式为:通过采取重量与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所支撑的桥体构件的重量相同的重物加载在支撑体系上,判断支撑体系在此过程中因形变而缩短的高度,从而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将缩短的高度叠加至支撑体系中,使支撑体系在施工初期支撑的桥体构件所在高度能高于桥体构件在施工完成后的预设高度,且高出的高度为支撑体系在施工过程中会因形变而缩短的高度,随施工过程的推进,支撑体系逐渐缩短,支撑体系支撑的桥体构件所在高度逐渐趋向于该部分桥体构件在完成施工后需要达到的预设高度,该项工作过程繁琐,增加了桥梁的施工成本,降低了桥梁的施工效率。
发明内容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桥梁施工工艺,以解决通过现有技术中的桥梁施工工艺通过使支撑体系完成预压的方式以避免因支撑体系的形变使支撑的桥梁高度降低的问题,从而导致桥梁施工成本增高,桥梁施工效率降低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提供的一种桥梁施工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支撑组件支撑处于建造过程中的若干桥体构件;
通过升降驱动组件驱动所述支撑组件作升降运动,使所述支撑组件支撑的所述桥体构件的高度位置维持在指定安装高度。
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桥体构件可以是指构成桥梁的主梁部分的各个构件,也可以是指构成桥梁的拱肋的各个构件。
还需要说明的是,每个需要被抬升的所述桥体构件可以对应设置一个所述支撑组件,也可以通过对应设置多个所述支撑组件,以避免一个所述支撑组件产生的支撑力无法抬起所述桥体构件的问题。
在可能的实施方式中,桥梁的建造过程包括以下步骤:
基础工程施工,包括打桩基、承台、拱脚;
基于有限元理论,建立模型,添加模拟荷载及各种环境条件,细致划分施工阶段,确定施工预拱度;
沿着全桥方向对称搭设多个所述支撑组件,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结合预拱度进行设置,将多个所述桥体构件对应连接于所述支撑组件的顶部,需要说明的是,通过“先形成两边的边跨主梁,后形成中跨主梁”的方式进行多个所述桥体构件的安装,将所述支撑组件与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对应连接,尤其是与用于形成中跨主梁的所述桥体构件对应设置的所述支撑组件在施工过程中会产生较大的变形和应力还需要说明的是,优先将所述升降驱动组件连接于用于形成中跨主梁的所述桥体构件对应设置的所述支撑组件;
对全桥结构进行施工阶段的划分,然后沿着拱跨方向对称分段施工,施工时注重对主梁和拱圈线性和应力的监控,当发现主梁或拱圈线性不符要求时,通过所述升降驱动组件对相应位置的所述支撑组件的高度进行调节,从而对相应的所述支撑组件支撑的所述主梁或拱圈的高度完成调节,以及时纠正线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大学;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九局集团第五工程有限公司;河南大学;中铁十九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49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二甲水解系统停车逼干工艺
- 下一篇:一种硅酸盐玻璃纤维的化学强化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