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电子设备、充电连接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组件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6224.1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216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冯国良;辜国栋;崔超;万世铭;张加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J7/00 | 分类号: | H02J7/00;H02J50/00;H02J50/05;H02J50/8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智圈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351 | 代理人: | 徐川 |
地址: | 523860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子设备 充电 连接线 以及 无线 设备 组件 | ||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接收极板、充电控制电路以及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壳体设置有充电插孔,充电插孔贯穿壳体并用于供充电连接线的插头插入,插头设置有发射极板和第二无线传输装置。接收极板设置于壳体内并靠近充电插孔,当插头插入充电插孔,接收极板与发射极板相对设置。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于接收极板,以向电池充电。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传输数据,第一无线传输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并靠近充电插孔。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可以避免充电插孔被腐蚀或磨损导致的接触不良。此外,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充电连接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组件。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移动终端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充电连接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组件。
背景技术
相关技术中,对于手机等移动终端设备而言,多是采用外设的充电线进行充电,这类充电线通常在端部设置一个金属材质的接头结构,接头内设置有多根pin针,由于连接线除充电作用外,还兼具数据传输作用,因此接头内设置的pin针除了充电pin针外还会有数据传输pin针。同时在电子设备内部设置与接头配合的连接座,在接头与连接座多次插拔的过程中,金属接头会逐渐磨损,导致接触不良,严重时还会出现短路、甚至起火现象,不利于设备的寿命。
发明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充电连接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组件,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接收极板、充电控制电路以及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壳体设置有充电插孔,充电插孔贯穿壳体并用于供充电连接线的插头插入,插头设置有发射极板和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电池设置于壳体内,接收极板设置于壳体内并靠近充电插孔,当插头插入充电插孔,接收极板与发射极板相对设置,且用于与发射极板耦合。充电控制电路电性连接接收极板,以向电池充电。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二无线传输装置传输数据,第一无线传输装置设置于壳体内并靠近充电插孔。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充电连接线,包括插头、发射极板、第二无线传输装置、发射电路以及导线,插头包括连接部,连接部适于插接于电子设备的充电插孔,充电插孔内设置有接收极板和第一无线传输装置。发射极板埋设于连接部,且当连接部插入充电插孔时,发射极板与接收极板相对设置,并用于与接收极板耦合。第二无线传输装置用于通过无线通信方式与第一无线传输装置传输数据,第二无线传输装置设置于插头。发射电路设置于插头,发射电路与发射极板电性连接,以通过发射极板传输电能。导线的一端用于连接外部电源,另一端连接插头,且与发射电路电性连接。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组件,包括上述的电子设备以及上述的充电连接线。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充电连接线以及无线充电设备组件,不需要在电子设备或者充电连接线的接头设置pin针结构,避免了被腐蚀导致的接触不良。通过电子设备内的接收极板以及充电连接线的插头上的发射极板,进行无线充电,同时,设置第一无线传输装置,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数据传输的方式向充电连接线传输数据。由于发射极板和接收极板直接无需直接接触,因此在插拔的过程中,不会剧烈的摩擦产生磨损,可以避免因磨损造成的设备寿命缩短、以及由此带来的短路、自燃等风险。
本申请的这些方面或其他方面在以下实施例的描述中会更加简明易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一种无线充电设备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壳体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部分拆分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6224.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锈钉的去锈保养系统
- 下一篇:牵引挂车360度环视拼接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