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用于矿岩不稳固倾斜厚大矿体的分块深孔落矿充填采矿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4036.5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70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28 |
发明(设计)人: | 黄跃军;聂世磊;艾自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21C41/22 | 分类号: | E21C41/22;E21F15/00 |
代理公司: | 铜陵市天成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05 | 代理人: | 范智强 |
地址: | 244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矿岩不 稳固 倾斜 矿体 分块 深孔落矿 充填 采矿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矿岩不稳固倾斜厚大矿体的分块深孔落矿充填采矿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场布置;S2,采准;S3,回采;S4,充填;S5剩余回采。本发明针对不稳固矿岩,在有效降低暴露面积的前提下,切割和回采工作均采用大直径深孔,较传统不稳固围岩采用浅孔、中深孔爆破的采矿方法,采切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可降低20%左右。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地下矿山矿体开采技术领域,主要适用于井下矿岩不稳固的倾斜、极倾斜厚大矿体的规模化、机械化开采,尤其适用于矿岩不稳固倾斜厚大矿体的回采。
背景技术
金属矿井下厚大矿体开采时,由于矿岩不稳固,开采过程中因爆破震动、顶板应力集中都会对顶板的稳定性产生危害,使得顶板局部甚至大面积垮落,严重危害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给井下作业人员及设备的安全构成了较大的威胁。
目前,此类矿体的开采,通常采用进路式充填法、分层充填法和分段空场嗣后充填法。上述方法通过降低采场跨度,减小顶板暴露面积,维持了顶板稳定性。但存在采场尺寸较小,采准切割工程量大、生产能力低和生产工艺复杂等不足,需要寻找合适的采矿方法,以达到安全、高效回采。
发明内容
本发明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安全、高效,工序简单,易于管理的矿岩不稳固倾斜厚大矿体的开采方法。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矿岩不稳固倾斜厚大矿体的分块深孔落矿充填采矿法,包括如下步骤:S1,采场布置,沿矿体走向划分为一步采矿房和二步采矿房;沿垂直矿体走向将一步采矿房和二步采矿房划分为①、②、③三个分块进行回采;S2,采准,在矿体上下盘分别掘进沿脉巷道和回风巷道,垂直矿体走向掘进堑沟拉底巷道和出矿巷道进行联通;然后掘进出矿进路;再上部中段施工一条下盘沿脉运输巷和上盘回风巷,凿岩硐室联络巷和凿岩巷,根据分块回采顺序,分次掘进形成回采分块上部的凿岩硐室,并及时采用锚网喷联合支护,形成凿岩硐室条形柱;S3,回采,首先对分块①进行回采,在上部凿岩硐室内,采用潜孔凿岩机在凿岩硐室内钻凿下向不同深度的垂直炮孔,采用深孔拉槽形成自由面,堑沟随分块回采通过不同深度的垂直炮孔爆破后逐次形成;自下而上分层倒台阶式爆破落矿形成爆堆,每次爆破分层高度3m,最后一分层10m进行破顶,采用铲运机通过出矿进路(2)、出矿巷(3)装矿进入溜井或运走;S4,充填,出矿完毕后,对分块①内出矿横巷及通向相邻回采单元堑沟巷利用底部封闭墙进行封闭,封闭完成后进行胶结充填,待充填至凿岩硐室底板,对凿岩硐室通道利用顶部封闭墙进行封闭,封闭完成后进行充填接顶;S5,回采分块充填强度达到自立条件后,进行矿房剩余分块②和③的回采。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2中,掘进出矿进路根据分块回采顺序逐次完成,分块回采前两侧各掘进一条即可。
作为本发明的进一步改进,步骤S4中,凿岩硐室底板以上范围采用1:4~6灰砂比进行胶结充填,其余部分采用1:6~8进行胶结充填。
作为本发明的更进一步改进,步骤S5中,分块②和③的回采,回采步骤同分块①,胶结充填的强度降低至1:8~10。
本发明具有的有益效果:本发明具备如下优点(1)单次暴露面积小,回采安全性高。矿房划进一步分为①、②、③三个分块进行回采,凿岩硐室、堑沟、出矿进路均随分块回采分次形成,单次暴露面积小,暴露面积降低为传统回采工艺的1/3,有效保证了人员和设备的安全。(2)采切工程量小、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低。本发明针对不稳固矿岩,在有效降低暴露面积的前提下,切割和回采工作均采用大直径深孔,较传统不稳固围岩采用浅孔、中深孔爆破的采矿方法,采切工程量小,机械化程度高,回采工艺简单,生产能力大,采矿成本可降低20%左右。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平面示意图。
图2是图1中Ⅱ-Ⅱ剖视图。
图3是图2中Ⅲ-Ⅲ剖视图。
图4是图2中Ⅳ-Ⅳ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铜陵有色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40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