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的工作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3591.6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593351B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7 |
发明(设计)人: | 杨宗凯;钟正;吴砥;陈旭 | 申请(专利权)人: | 华中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G09B9/00 | 分类号: | G09B9/00;G06F3/01;G06K9/00;G06T7/521;G06T15/00;G06T17/20;G06Q50/20;H04N7/15;H04L29/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天力专利事务所 42208 | 代理人: | 吴晓颖 |
地址: | 430079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立体 综合 教学 系统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领域,提供一种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的工作方法,本发明借助传感器采集真实教学空间的深度数据、教师点云数据和授课声音信息;基于边缘云实现虚拟教学空间数据存储、传输和渲染的基础架构计算和缓存;采用R树的空间索引结构,建立虚拟教学空间数据库模型,实现分布式数据存储;通过定位追踪使用者的动作,生成实时更新的个性化虚拟化身;利用5G链路,经编码、上传、5G渲染和解码技术,将虚拟教学空间画面推送到师生显示终端。本发明有助于满足远程虚拟教学中多教学场景的需要,构建一种新型智能教学环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信息技术的教学应用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的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立体综合教学场是一种融合物理空间与虚拟空间中的教学场,支持师生、教学资源、虚实空间共同形成的情境化课堂教学。基于多种传感器、显示终端和辅助设备,采集真实教学环境、教学资源,以及师生的模型、动作和声音数据,结合三维建模、虚拟现实、全息成像、5G等技术,驱动虚拟化身与虚拟空间、场景和教学资源交互。通过唇语及动作同步模拟真实师生在教学活动中的行为,突破物理空间的阻隔,提高师生的沉浸感和临场感。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支持教师开展知识讲解、内容展示和自然交互的教学活动,增强学习者的知识理解和互动体验。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有利于发展智能教育,推动教学方法变革,有助于构建智能化、交互式新型教学环境。
目前在构建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方面还存在着如下不足:(1)虚拟教学空间的真实感不足:当前虚拟教学环境建模涉及的环境理解、空间定位、动作捕捉等各个单项技术均取得长足的进展,但虚拟化身较难逼真地反映教学活动中师生的动作和互动行为,难以获得良好的真实感体验。(2)数据传输延时问题:虚实教学空间的实时融合需要实现云-边-端之间的上下行海量数据实时传输和分布式数据存储,数据延时会对系统的实时性产生较大影响,直接影响着师生对立体教学场系统的教学体验。(3)缺乏基于内容的教学互动支持:立体教学场需要在知识讲解、内容展示,以及教学模式、教学工具和教学资源方面进行变革,进一步提升教学应用的效果。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以上缺陷或改进需求,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的工作方法,为立体教学场的数据采集、数据传输、空间定位追踪、真实感虚拟化身生成、教学互动提供一种新的、系统性的方法。
本发明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措施实现的。
本发明提供一种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包括数据采集模块、数据传输管理模块、数据存储模块、空间定位追踪模块、虚拟化身表示模块、虚拟教学活动构建模块、教学互动模块、教学管理模块和终端显示模块;
所述数据采集模块用于采集真实教学场景的深度数据、教师全身点云数据,以及教师授课的声音数据;
所述数据传输管理模块借助云—边—端网络架构,实现立体教学场中不同类型数据的云渲染、云编辑和自适应传输;
所述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实现虚拟教学空间数据的索引、更新、调度和分布式存储;
所述空间定位追踪模块用于实现对师生的头部、肢体动作和手部的定位追踪;
所述虚拟化身表示模块用于师生虚拟化身的生成、唇语和动作的实时同步;
所述虚拟教学活动构建模块用于在立体教学场中创设虚拟教学空间,创建虚拟教学活动,并支持师生加入虚拟教学活动;
所述教学互动模块用于实现虚拟教学空间中多种形式的知识讲解、教学内容3D展示,以及师生之间的教学互动反馈;
所述教学管理模块用于实现教学管理服务,以及虚拟教学空间和资源的管理服务;
所述终端显示模块用于在师生终端实现内容显示、视频图像延迟处理和时延优化控制。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上述的立体综合教学场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华中师范大学,未经华中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5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