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棉子糖在制备饲粮中的应用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3152.5 | 申请日: | 2021-09-27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85914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14 |
发明(设计)人: | 曾珠;余冰;虞洁;张亚林;丁雪梅;陈代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农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A23K50/30 | 分类号: | A23K50/30;A23K20/163 |
代理公司: | 成都中亚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51126 | 代理人: | 赵婷 |
地址: | 625014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棉子糖 制备 中的 应用 | ||
本发明属于饲粮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棉子糖在制备降低哺乳动物采食量、缓解增重的饲粮中的应用。本发明首次发现棉子糖能够缓解饲喂高脂饲粮和非高脂饲粮对生长猪模型带来的增重及肥胖方面的影响及应用;将棉子糖以0.5%添加量添加到饲粮中,能够明显降低动物脂肪合成代谢作用,降低动物的采食量,进而达到对动物减肥、减重的效果。本发明所使用的棉子糖为植物中存在的天然寡糖,已在人的食品上有应用,安全性较高;在畜牧和宠物饲粮生产中,棉子糖市场广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饲粮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棉子糖在制备饲粮中的应用。
背景技术
肥胖是全世界面临的健康问题,世界卫生组织已将肥胖列为仅次于吸烟的第二位致死病因。随着饮食结构、环境及生活方式的改变,中国近年来的肥胖发生率迅速增加。肥胖可以引起高血压、高血脂、胰岛素抵抗等代谢综合征,并导致Ⅱ型糖尿病、心血管疾病和癌症,最终增加了死亡率。此外,宠物及妊娠期动物的超重及肥胖现象也会导致对机体健康的极大威胁,有待于进一步研究解决。
棉子糖是由半乳糖、葡萄糖和果糖组成的三糖,它是一种纯天然寡糖,可以在豆类、卷心菜、芽甘蓝等蔬菜和一些谷物中找到。由于人、猪等哺乳动物的小肠中不能分泌消化棉子糖所需的α-半乳糖苷酶,因此棉子糖不能被这些动物直接利用,而是到达后肠发酵被微生物等利用。前人研究发现了棉子糖的一些作用和功能,例如,棉子糖可以作为一种增殖双歧杆菌的益生元,通过促进有益菌的繁殖生长,并有效抑制肠道有害菌的繁殖,建立健康的肠道菌群环境;另外,由于棉子糖的能量值低于蔗糖,加上其在胃及小肠不被消化吸收进入血液的特性,棉子糖在人上也已被用来作为代糖和甜味剂使用。
近年来,随着人们对于功能性寡糖的研发,棉子糖在动物生产和人类食品方面的研究应用也日益受到人们的重视,但目前还未见关于棉子糖对于动物肥胖方面的研究,也未见以生长猪为模型,研究棉子糖对增重及肥胖效应的影响的报道。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一种棉子糖在制备饲粮中的应用。经研究发现,棉子糖可通过降低生长猪的采食量、脂肪消化率和血脂含量来缓解由高脂饲粮引起的体重增长过快和血脂升高,以及由非高脂饲粮引起的增重影响。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棉子糖在制备降低哺乳动物采食量、缓解增重的饲粮中的应用。
进一步地,所述哺乳动物包含但不限于人、家畜、宠物。
进一步地,所述家畜包含但不限于猪。
进一步地,所述棉子糖的添加量为所述饲粮重量的0.5%。
进一步地,所述饲粮包含高脂饲粮和非高脂饲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将棉子糖以0.5%添加量添加到饲粮中,能够明显降低动物脂肪合成代谢作用,降低动物的采食量,进而达到对动物减肥、减重的效果。
本发明所使用的棉子糖为植物中存在的天然寡糖,已在人的食品上有应用,安全性较高;在畜牧和宠物饲粮生产中,棉子糖市场广阔,具有较大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实现本发明的方式包括但不仅限于以下实施例,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发明,但不用来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若未特别指明,实施例中所用技术手段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熟知的常规手段。下述实施例中的试验方法,如无特别说明,均为常规方法。
棉子糖是自然界中最知名的一种三糖,由半乳糖、果糖和葡萄糖结合而成,它也被称为蜜三糖、蜜里三糖,棉子糖因具有独特的理化及生理功效,可广泛应用于食品、保健食品、医药、化妆品及饲料等行业,作为增殖双歧杆菌的益生元使用,同时亦可作为人体和动物活器官移植用保护输送液的主要成分,还可用于延长活菌体在常温下存活期的增效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农业大学,未经四川农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315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搪瓷锅具胚体自动化成型设备
- 下一篇:棒状硫化铜颗粒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