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2168.4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35678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顾正桂;王瑞云;曹晓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师范大学 |
主分类号: | C07C7/08 | 分类号: | C07C7/08;C07C15/085;C07C15/46;C07C45/83;C07C49/78;C07C29/84;C07C33/22 |
代理公司: | 南京苏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04 | 代理人: | 冒艳 |
地址: | 210046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分离 异丙苯 甲基 苯乙烯 苯乙酮 苄醇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先采用一次上侧线减压出料萃取精馏塔T101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混合液,T101塔顶得到对甲基苯乙烯,T101塔侧线得到苯乙酮,T101上侧线得到的苯乙酮送至二次上侧线出料萃取塔T102处理,T102侧线得到苯乙酮,T101底部出料和T102塔底出料均送至再生塔T103处理,T103塔顶得到苄醇,塔底混合萃取剂分别循环至第一上侧线压减萃取塔和第二上侧线减压萃取精馏塔使用。本方法仅需两次上侧线出料减压萃取精馏就可以得到多个沸程的馏分,分离后苄醇和苯乙酮含量均达99.5%、收率均达85%以上。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化工分离方法,特别涉及一种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
背景技术
过氧化二异丙苯(简称DCP),是一种最常用的对称二叔烷基过氧化物。通常用作聚乙烯(PE)、氯化聚乙烯(CPE)、聚苯乙烯(PS)的交联剂,生产可发性聚苯乙烯(EPS)的引发剂,聚乙烯醋酸乙烯酯(EVA)的发泡剂;还用作三元乙丙橡胶(EPDM)、丁腈橡胶和硅橡胶等的硫化剂,俗称“工业味精”。由于DCP具有优良的交联性能,几十年来,一直被广泛应用于电线电缆等橡胶制品生产中,交联的聚乙烯用作电缆绝缘材料,不仅具有优良的绝缘性和加工性能,而且可提高其耐热性。硫化剂DCP可使
DCP生产主要由氧化、还原和缩合三个步骤构成,第一步以异丙苯为原料、高氯酸或高锰酸钾为催化剂催化氧化制备过氧化氢异丙苯(CHP),第二步在亚硫酸钠存在条件下通过固定床进行异相还原制得苄醇(CA),第三步由CHP和CA在高氯酸条件下缩合制得过氧二异丙苯(DCP),在上述反应过程由于存在诱导期长、反应速率慢、反应温度高及反应压力大等原因,CHP分解生成副产物苯乙酮和对甲基苯乙烯,经过减压精馏得到DCP,同时生成异丙苯、CHP、对甲基苯乙烯及CA混合副产物。
目前,工业上一般采用多次精馏法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混合物,由于苯乙酮与苄醇沸点差仅为2.7℃,见表1所示,很难采用普通精馏法进行分离,多次精馏使得操作过程复杂、能耗大,苯乙酮和苄醇的纯度均难达到99%以上。
表1原料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混合物的组成及性质
发明内容
发明目的: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收率高的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方法。
技术方案:本发明提供一种分离异丙苯-对甲基苯乙烯-苯乙酮-苄醇,包括如下步骤:
(1)混合原料①加入第一侧线减压萃取精馏塔T101分离,同时加入混合萃取剂④,萃取分离后,塔顶、侧线和塔底分别得到沸程馏分②、侧线馏分③和塔底馏分⑤,塔底馏分⑤送至再生T103处理,T103塔底出料④循环至T101;
(2)步骤(1)所得到的侧线馏分③进入二次上侧线出料减压萃取精馏装置T102,同时加入混合萃取剂⑨,萃取分离后,塔顶为对甲基苯乙烯和苯乙酮混合馏分⑦,侧线出料为馏分⑧,塔底为含有萃取溶剂的苄醇馏分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师范大学,未经南京师范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21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