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2063.9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931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赵德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德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18/18 | 分类号: | A61B18/1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13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消融 导管 推进 装置 | ||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具体技术方案为: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包括呈喇叭状的吸附罩,所述吸附罩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贯穿固定筒和吸附罩的导管,所述固定筒内、与所述弧形孔对应的所述导管上转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活动蜗杆,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活动蜗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弧形孔的位置上套设有与驱动组件相配合的转动环。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控制导管上的电极与病灶部位接触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
背景技术
微波消融涉及高频电磁波的应用,用于处理多种病症,包括在器官中或器官的肿瘤,比如肝、脑、肺和肾等。在处理这些部位的病变时,将导管直接穿刺到病灶部位,然后在微波场的作用下,达到治疗的目的。
在治疗的过程中,一般通过医生手动操作的方式,使导管上的电极与病灶部位接触,从而进行消融治疗。但是,医生操作导管与病灶部位接触,很大程度上会依赖医生的临床经验。对于经验并不丰富的医生,在操作导管时,无法准确控制导管与病灶部位接触。因此,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导管的推进装置。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无法准确控制导管上的电极与病灶部位接触的问题。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发明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消融导管推进装置,包括呈喇叭状的吸附罩,所述吸附罩的顶部设置有固定筒,所述固定筒的侧壁上开设有弧形孔,所述固定筒内设置有贯穿固定筒和吸附罩的导管,所述固定筒内、与所述弧形孔对应的所述导管上转动设置有内部中空的活动蜗杆,所述固定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驱动所述活动蜗杆转动的驱动组件,所述固定筒的外侧壁上、位于所述弧形孔的位置上套设有与驱动组件相配合的转动环。
优选的,所述转动环的内圈中设置有内齿圈,所述转动环的底部设置有环形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底部设置有定位筒,所述定位筒的内壁上设置有限位凸起,所述固定筒的外壁上设置有与限位凸起相对应的环形限位槽,所述限位凸起置于限位槽内。
优选的,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固定筒内壁上的吊环,所述吊环上贯穿设置有驱动杆,所述固定杆的一端通过挡板支撑在吊环上,另一端设置有与所述活动蜗杆上的蜗齿相啮合的固定蜗杆;所述驱动杆上设置有由内齿圈驱动的齿轮组。
优选的,所述齿轮组包括固定在驱动杆上的固定齿轮,所述固定齿轮和内齿圈之间设置有分别与固定齿轮和内齿圈啮合的活动齿轮,所述活动齿轮通过连接杆转动设置在固定杆上。
优选的,所述连接杆呈“┏”形,其横部套设在所述固定杆上并转动连接,竖直部贯穿所述活动齿轮的轴心,并与活动齿轮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的竖直部伸出活动齿轮的端部设置有垫板,所述连接杆的顶部通过固定柱固定在弧形孔的内顶部。
优选的,所述固定筒内通过呈“匚”形的支撑架转动设置有辅助蜗杆,所述辅助蜗杆与固定蜗杆位于同一平面上。
优选的,所述活动蜗杆靠近其两端的内壁上分别设置有一圈在活动蜗杆内壁上转动的滚珠,所述滚珠与导管的外壁相抵。
优选的,所述吸附罩内、靠近其与固定筒的连接处设置有一圈气囊,所述吸附罩的外壁上设置有分别与气囊和吸附罩内连通的气管,两个所述气管的另一端连接在阀门组件上,所述阀门组件的另一侧连通有软管,所述软管上连接有真空泵。
优选的,所述阀门组件包括阀体和贯穿阀体设置的管路,所述阀体的一侧设置有与管路相通的主管路,两个所述气管的一端分别连接在管路的两端,所述阀体上设置有控制两个所述气管启闭的控制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德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德文医学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2063.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