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31250.5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776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16 |
发明(设计)人: | 顾盛;赵广辉;梁迪;沈赛丰;张国柱;崔咏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 |
主分类号: | E04C5/16 | 分类号: | E04C5/16;E04G21/02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朱振德 |
地址: | 2150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针对 孔道 弯管 情况 套筒 灌浆 缺陷 整治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先定位套筒在构件表面上的投影位置,并在套筒出浆口下方5‑10mm的投影位置处钻取抽气孔道,然后通过灌浆饱满度检测确定套筒内灌浆料上表面的位置,在灌浆料上表面上方位置钻取注浆孔道,接着在抽气孔道上扩孔并安装L形外接延长管,随后将注浆管通过注浆孔道插到套筒外壁,与套筒筒壁的钻孔位置对接;将抽气管插入L形外接延长管的竖直段的端口上,开始补浆,完成补灌。本发明对套筒损伤小,补灌整治效果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预制装配式建筑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
背景技术
在装配式建筑结构中,尤其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构件连接是保证结构整体质量的关键节点。钢筋套筒灌浆连接是在装配式混凝土结构中常用的钢筋连接形式,是通过特殊设计的柱状套筒和作为粘结剂的无收缩灌浆料组合而成的钢筋连接装置。为确保钢筋有效锚固长度满足设计要求,套筒内部灌浆料须填充饱满。但是,有时由于灌浆结束前持压不充分、灌浆结束时灌浆口封堵不及时以及预制剪力墙底部连通腔漏浆等因素,套筒内部可能出现漏浆、少灌的情况。若套筒内部灌浆不饱满,钢筋连接将达不到预期性能,则会带来结构安全隐患。因此,在通过检测手段发现套筒灌浆缺陷后的补灌整治尤为关键。
套筒出浆口与构件表面出浆口之间通过出浆孔道连接,出浆孔道主要用于常规灌浆过程中的排气与排浆。出浆孔道通常由硬直PVC管构成,出浆孔道成直线形,可方便后期通过沿出浆孔道钻孔的方式,使钻孔孔道从构件表面出浆口经套筒出浆口直达套筒内部,然后可采用内窥镜对套筒内的灌浆饱满度进行检测,当发现灌浆缺陷时,也可利用出浆孔道进行单孔补浆。申请号为202120759913.7的实用新型专利“一种套筒灌浆缺陷单孔补灌的装置”,提出了相应的补灌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将注浆管和与抽气管连接的显像管同时塞入出浆孔道,并采用柔性密封材料对出浆口进行密封,利用电动推拉器带动注抽气筒抽气及以浆筒注浆,从而排出套筒内部的空气,消除窝气现象,达到预期的补浆效果。
但是,出浆孔道也有采用软管的情况,出浆孔道成非直线形。当出浆孔道为非直线形时,就无法沿着出浆孔道钻孔到达套筒内腔。此时,若要选择无损手段检测套筒饱满度可采用X射线法;若选择微破损手段检测,可钻透混凝土保护层后在套筒筒壁上钻孔,然后采用内窥镜进行检测。上述钻孔位置宜位于套筒出浆口下方5㎜左右的位置,以避免在套筒出浆口同一高度位置对套筒进行横截面削弱,且钻孔直径不宜大于6㎜。无论是采用X射线法还是采用内窥镜法进行检测,当发现灌浆缺陷后,都无法按照出浆孔道是直线形时的方法进行补浆。原因有以下两点:1、为了减小对套筒的损伤,不宜在套筒筒壁的同一截面高度上开设大于6㎜的后开孔,受孔道直径的限制,无法同时布置注浆管(外径通常为6㎜,管壁壁厚为1㎜)和抽气管(外径通常为4㎜,管壁壁厚为1㎜);2、即使不考虑套筒筒壁开孔对套筒带来的损伤,在套筒出浆口下方开设直径能够容纳注浆管和抽气管的后开孔,安照出浆孔道是直线形时的补浆方法,补灌后的灌浆料也顶多只能到达后开孔上边缘的高度,离套筒灌浆饱满还有一点差距。
因此,需要研发一种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以在尽可能减小对套筒损伤的前提下,达到预期的补灌整治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对套筒损伤小,补灌整治效果优。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针对出浆孔道为弯管情况的套筒灌浆缺陷的补灌整治方法,包括L形外接延长管、电动补浆器和柔性密封材料,L形外接延长管的竖直段为透明材质,电动补浆器上设置有抽气管和注浆管,电动补浆器通过注浆管将浆料注入灌浆缺陷内,电动补浆器通过抽气管将灌浆缺陷内的空气抽出,所述抽气管还与L形外接延长管的竖直段连接;具有以下步骤:
步骤1)通过钢筋扫描仪确定套筒在构件表面上的投影位置,并在套筒出浆口下方5-10mm的投影位置处钻取抽气孔道,抽气孔道与套筒贯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未经昆山市建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250.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