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桥梁伸缩缝及其施工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1211.5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8375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翠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翠 |
主分类号: | E01D19/06 | 分类号: | E01D19/06;E01D21/00 |
代理公司: | 哈尔滨龙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23206 | 代理人: | 冯建 |
地址: | 150000 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 | 国省代码: | 黑龙江;2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桥梁 伸缩缝 及其 施工 方法 | ||
一种桥梁伸缩缝及其施工方法,涉及一种伸缩缝及施工方法。伸缩缝主体的两段钢梁外侧固定有桥端锚固钢筋,顶部固定有梳板,止水带夹装在两个梳板与钢梁之间,中间弯设有U形段,两段钢梁内侧中间位置设置有斜坡面,支撑连接单元间隔安装在两个斜坡面之间,矩形套筒两侧有螺栓穿孔,Y形支撑座下端设有两个竖向长条孔,通过两根连接螺栓螺母插装连接在一起,两个夹持块将矩形套筒夹持在中间,且外侧端配合坐设在两个斜坡面上,Y形支撑座上端支撑止水带,弹簧减震器均匀固定在Y形支撑座与两个夹持块之间。两段钢梁之间设置锥状排布的斜坡面并装配有多个支撑连接单元,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对桥体形变的适应性,易于装配维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伸缩缝及施工方法,尤其是一种桥梁伸缩缝及其施工方法,属于桥梁施工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桥梁伸缩缝主要是为了保证桥跨结构在气温变化、荷载作用、混凝土热胀冷缩等影响下能进行形变而设置的一条构造缝,通常位于两梁端之间、梁端与桥台之间或桥梁的铰接位置上。尤其针对跨度较大的桥梁,由于在桥梁长度的方向上温度应力的累加效应更加明显,桥梁伸缩缝能够使温度应力有效的释放,避免桥梁由于热胀冷缩产生裂缝甚至出现偏心受力的危险。
然而传统的桥梁伸缩缝普遍存在施工过程中装配麻烦,施工完成后只能等到其结构失效进行整体更换而难以在中期进行维修的弊端,并且抗震性和对桥体形变的适应性比较低,已经难以满足当今跨度越来越大的桥梁的建造需求。
发明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存在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一种桥梁伸缩缝及其施工方法,在伸缩缝主体的两段钢梁之间设置锥状排布的斜坡面并装配有多个支撑连接单元,使桥梁伸缩缝具有更好的抗震性和对桥体形变的适应性,并且易于装配维修。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桥梁伸缩缝,包括伸缩缝主体、止水带以及多个支撑连接单元,所述伸缩缝主体包括间隔对称排布的两段钢梁,所述两段钢梁外侧分别横向固定有多个桥端锚固钢筋,两段钢梁顶部分别水平固定有梳板,两个所述梳板邻近端分别设置有交叉排布的梳齿,所述止水带两端分别压紧夹装在两个梳板与对应的钢梁之间,止水带中间弯设有U形段设置在所述梳齿区域下方,两段钢梁内侧中间位置分别设置有斜坡面,两个所述斜坡面呈倒八字形的锥状排布,所述多个支撑连接单元横向等间隔安装在两个斜坡面之间,每个支撑连接单元包括Y形支撑座、矩形套筒、连接螺栓螺母、两个夹持块和多个弹簧减震器,所述矩形套筒滑动套装在Y形支撑座下端的竖向支臂上,并且矩形套筒两侧分别贯通有螺栓穿孔,所述Y形支撑座下端的竖向支臂对应位置设有两个竖向长条孔,通过两根连接螺栓螺母将矩形套筒与Y形支撑座插装连接在一起,矩形套筒两侧外壁上分别竖向设置有定位齿,所述两个夹持块内侧端分别对应竖向设置有咬合齿将矩形套筒夹持在中间,两个夹持块外侧端分别倾斜设置并配合坐设在两个斜坡面上,Y形支撑座上端的分叉支臂顶部支撑在止水带下表面所述U形段的两侧,Y形支撑座上端的分叉支臂底部设置为平面,所述多个弹簧减震器分为两组均匀固定在Y形支撑座上端的分叉支臂底部与两个夹持块上表面之间。
一种桥梁伸缩缝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根据待施工的桥梁伸缩缝尺寸对伸缩缝主体和支撑连接单元进行预制,确定伸缩缝主体的尺寸以及支撑连接单元的数量,对伸缩缝主体的两段钢梁进行组装,包括焊接固定的桥端锚固钢筋、在斜坡面加工的滑槽和铰接安装的梳板,并将所有支撑连接单元的夹持块分别通过滑块与对应的滑槽进行装配,对支撑连接单元进行组装,将矩形套筒与Y形支撑座通过两根连接螺栓螺母插装连接在一起,保证矩形套筒能够在竖向长条孔范围内与Y形支撑座相对滑动,在Y形支撑座上端的分叉支臂底部竖向焊接固定多个弹簧减震器,完成预制加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翠,未经张翠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12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