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0943.2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94422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7 |
发明(设计)人: | 陈玉海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池象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3K26/348 | 分类号: | B23K26/348;B23K9/12;B23K26/70;B23K37/04 |
代理公司: | 南京泰普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360 | 代理人: | 肖乐愈秋 |
地址: | 211100 江苏省南京市麒麟科技创***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 电弧 复合 自动化 焊接 装置 及其 工作 方法 | ||
本发明属于激光电弧焊接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沿支撑板的表面做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表面设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L型固定板的表面。本发明通过纵向移动机构将电弧焊枪中的焊丝下端调节至激光焊枪底端的同一水平线位置时,然后再经横向移动机构带动纵向移动机构中拆卸连接的电弧焊枪沿激光焊枪底端对应的位置做水平向左或水平向右的直线运动,可使电弧焊枪与激光焊枪之间的距离位置,能够根据工件之间的缝隙情况进行调节,适用范围较广。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激光电弧焊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具有大焊接熔深、高工艺稳定性、高焊接效率、较强的焊接间隙桥接能力和小焊接变形等优点,能够大幅度提高焊接效率和焊接质量。近年来,激光电弧复合焊接得到了广泛的关注。
然而,为了保证焊接的质量,在焊接过程中,电弧焊枪的轴线和激光焊枪的激光束中心线的交点相对于焊接工件表面的相对位置应该保持不变。但在现技术中,激光头和焊枪被整合在一起,几乎很难调整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导致电弧焊枪与激光焊枪之间的相对位置很难根据工件之间的缝隙情况进行调整,适用范围很窄。为此,本发明提供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发明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及其工作方法,解决了现有的激电弧焊枪与激光焊枪之间的相对位置,很难根据工件之间的缝隙情况进行调整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本发明为了实现上述目的具体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激光电弧复合自动化焊接装置,包括工作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沿支撑板的表面做竖直向上或竖直向下的L型固定板,所述L型固定板的表面设有横向移动机构,所述横向移动机构包括第一伺服电机,所述第一伺服电机安装在L型固定板的表面,所述第一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圆形齿轮,所述圆形齿轮的表面啮合有相适配的齿轮条,所述齿轮条的底部连接有开口向下的凹型导向板,所述凹型导向板的内壁滑动设有凹型导向架,所述凹型导向架连接在L型固定板的表面,所述凹型导向板的表面连接有纵向移动机构,所述L型固定板的表面连接有L型支撑杆,所述L型支撑杆的另一端连接有激光焊枪,所述激光焊枪的一侧前对应设有电弧焊枪,所述电弧焊枪安装在纵向移动机构上,所述电弧焊枪可通过横向移动机构做水平往返的直线运动或通过纵向移动机构做上下往返的直线运动,所述激光焊枪与电弧焊枪的下方设有用于对工件定位的限位组件。
进一步地,所述纵向移动机构包括L型连接板,所述L型连接板连接在凹型导向板的表面上,所述L型连接板的顶部安装有第一驱动气缸,所述第一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有T型连接板,所述T型连接板的表面连接有工字型限位板,所述工字型限位板的表面设有相适配的凹型连接板,所述凹型连接板的表面连接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连接在电弧焊枪的表面。
进一步地,所述L型连接板的内顶壁连接有L型连接杆,所述L型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在L型连接板的内表面上,所述L型连接杆的表面与T型连接板的内部滑动连接,所述工字型限位板与凹型连接板之间通过丝杆螺纹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限位组件包括移动轨道,所述移动轨道开设在工作台的顶部,所述移动轨道的内侧壁安装有第二驱动气缸,所述第二驱动气缸的输出端连接T型滑板,所述T型滑板的表面连接有伸缩杆,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接有弹簧,所述伸缩杆的另一端连接有用于对工件限位的挡板。
进一步地,所述工作台的顶部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的内底壁安装有第二伺服电机,所述第二伺服电机的输出端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的表面螺纹连接有凹型移动板,所述支撑板的表面设有连通的滑行轨道,所述凹型移动板可通过滑行轨道与L型固定板的后表面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池象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南京池象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0943.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