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核心土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30166.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35155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14 |
发明(设计)人: | 李然;王圣涛;申志军;潘红桂;艾鹏鹏;关渭南;程贤红;方伏浪;张伟;徐洪强;刘向阳;李奥;罗基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20 | 分类号: | G06F30/20;G06F17/13;G06F119/14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30023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核心 土通长 黏结 拉锚杆轴力 分布 计算方法 | ||
1.一种核心土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S1、对锚杆受力微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相应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
S2、根据受力微单元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按受力微单元分段处变形连续且剪应力与剪位移是线弹性关系,建立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力学模型;
S3、根据力学模型,代入地层及锚杆参数,计算通长黏结式对拉锚杆轴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土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对锚杆受力微单元进行受力分析,得出相应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包括:
S11、将对拉锚杆与浆体剥离,并分为混凝土段和围岩段;
S12、单独对混凝土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对应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
根据对拉锚杆的实际受力处于平衡状态,可得:
简化可得:
其中:ds为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的直径,dr为取出微单元体的长度,σs(r)为对拉锚杆的轴应力,τ(r)为锚杆或浆体界面的剪应力;
根据胡克弹性假定,得:
其中:Ea是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的弹性模量,Se为锚杆的形变量;
联立式(2)和式(3),得:
假定锚杆或浆体界面剪应力与剪位移的关系处于线弹性状态,得:
其中:Ss为锚杆或浆体界面剪切位移;
假定锚杆与浆体的变形是协调的,得:Ss=Se (6)
联立式(4)-(6),得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锚固体系的微分控制方程:
其中:Gc为混凝土段的剪切模量;
对于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混凝土段边界方程为:
其中:P为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两端的预紧力,A为杆体横断面的面积,且A=πds2/4;
带入混凝土段长度r=a,则混凝土段边界方程为:
其中:Pa为混凝土段和围岩段分段处的轴力;
将式(8)带入式(7),得:
其中:待定系数
带入混凝土段长度r=a,对于混凝土段,在混凝土段和围岩段连接处锚杆或浆体界面剪切位移表示为:
S13、单独对围岩段进行受力分析,得出对应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
根据步骤S12,得围岩段的控制微分方程:
其中:Gs为围岩段的剪切模量;
对于长度为l的锚杆,围岩段的边界方程为:
将式(14)带入式(13),得:
其中:待定系数
带入混凝土段长度r=a,对于围岩段,在混凝土段和围岩段连接处锚杆或浆体界面剪切位移表示为:
将混凝土段和围岩段合成整体进行受力分析,按混凝土段与围岩段变形连续以得出分段处轴力值: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核心土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受力微单元的锚固体控制微分方程及轴力解析式,按受力微单元分段处变形连续且剪应力与剪位移是线弹性关系,建立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力学模型,包括:
S21、将式(18)带入步骤S12和S13中,得出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的轴应力解析式:
S22、将锚杆轴应力乘以杆体截面积,得到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的力学模型解析式:Pr=Aσs(20)。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核心土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分布的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基于通长黏结型对拉锚杆轴力的力学模型,结合对拉锚杆长度和对应的锚杆轴力可建立相应的轴力分布曲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30166.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