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9331.1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00854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9-20 |
发明(设计)人: | 高育欣;程宝军;麻鹏飞;康升荣;史博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4B28/04 | 分类号: | C04B28/04;C04B38/10;C04B24/42;C04B24/38;C04B22/14;C04B14/46;C04B14/40;C04B111/27;C04B111/28;C04B111/52;C04B103/12;C04B103/65;C04B103/48 |
代理公司: | 成都正德明志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1360 | 代理人: | 鲍利蕊 |
地址: | 610000 四川省成***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疏水 保温 隔音 泡沫 混凝土 及其 制备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属于建筑隔音保温材料技术领域,该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硅酸盐水泥40~60份、矿物掺合料5~25份、无机短纤维1~3份、水15~30份、减水剂0.5~1.5份、促凝剂4~6份和复合泡沫剂6~12份。本发明结合无机短纤维、促凝剂和复合泡沫剂制备的超轻泡沫混凝土材料干密度≤150kg/m3,具有优异的隔热保温性能和防水性能,其体积吸水率≤5%,导热系数≤0.040W/(m·K);可有效解决现有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和隔音性能差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建筑隔音保温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到一种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泡沫混凝土为A级防火保温材料,具有强度高、成本低等优势。但是,相较于有机保温材料,其隔热、保温性能处于明显劣势,从而大大的限制了其在建筑节能隔音领域的应用。干密度≤300kg/m3的超轻泡沫混凝土的主要用途是作为墙体空腔填充材料,用于制备结构保温一体化墙体材料,来提高建筑结构物保温隔热性能;还可用于屋面保温和楼地面保温,也可用于地基基础填充等。
目前,实际应用以及研究中,超轻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普遍在150~300kg/m3之间,其导热系数在0.06~0.12W/(m·K)之间,吸水率在8%~20%之间。较大的干密度、导热系数及吸水率严重影响了泡沫混凝土的保温、隔音性能。同时现有超轻泡沫混凝土基本采用化学发泡法制备并且所用胶凝材料普遍为快硬、快凝等特种水泥,并且超轻泡沫混凝土的干密度在150~200kg/m3之间,无法进一步降低其干密度提升保温隔热性能。当泡沫混凝土用于建筑墙板芯材时,无法进一步降低泡沫混凝土干密度及吸水率,也就意味着建筑墙板保温隔热、隔声性能难以提升。因此,进一步降低泡沫混凝土密度及吸水率对于墙板保温、隔音性能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故而,亟需开发一种干密度小于150kg/m3的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使得泡沫混凝土材料保温隔热以及隔音性能大幅度提升。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可有效解决现有泡沫混凝土保温隔热和隔音性能差等问题。
为达上述目的,本发明采取如下的技术方案:
本发明提供一种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硅酸盐水泥40~60份、矿物掺合料5~25份、无机短纤维1~3份、水15~30份、减水剂0.5~1.5份、促凝剂4~6份和复合泡沫剂6~12份。
进一步地,上述疏水保温隔音泡沫混凝土,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硅酸盐水泥50份、矿物掺合料18份、无机短纤维1~3份、水19份、减水剂0.5~1.5份、促凝剂4~6份和复合泡沫剂6份。
进一步地,矿物掺合料为粉煤灰、硅灰、矿粉和石灰石粉中的至少一种。
进一步地,复合泡沫剂由以下质量份的原料组成:发泡剂3~6份、复合憎水剂2~4份和稳定剂0.03~0.06份。
进一步地,发泡剂为动物蛋白活性发泡剂、合成类发泡剂或复合型发泡剂;其中,使用动物蛋白活性发泡剂或复合型发泡剂最佳;本发明中所述的合成类发泡剂(即第二代发泡剂)或复合型发泡剂(即第四代发泡剂)采用本领域常规产品即可。
进一步地,稳定剂为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非离子型表面活性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甲基纤维素1~2份、乙基纤维素0.5~1.5份、羟丙基甲基纤维素1~2份、淀粉醚2~3份和碳酸锂0.5~1份。
进一步地,复合憎水剂包括以下质量份的组分:甲基硅醇钠1~2份、硬脂酸钙0.5~1份、聚丙乳液3~4份和水6~8份。
进一步地,复合憎水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未经中建西部建设建材科学研究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933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