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以及修补工具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8820.5 | 申请日: | 2021-09-26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0033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26 |
| 发明(设计)人: | 郑新国;刘竞;李书明;李铁军;蔡德钩;张驰;姚建平;楼梁伟;刘相会;窦东斌;张旭;盛世勇;谢永江;杨延强;王财平;周启鹏;冯浩;包国杰;赵彦旭;潘永健;李颖;郁培云;李诗卉;喻博;杜富勤;郭忠杰;刘治国;魏存兰;杨德军;曾志;陈云峰;陈向军;杲斐;段利宾;李化建;易忠来;靳浩;黄法礼;刘浩;姜子清;洪剑;石越峰;刘博影;杨尚福;周骏;饶云兵;王月华;王伟唯;孙宏伟;张高帅;丁威;郭飞翔;叶晓宇;孟晓妹;张也;富超;胡家林;郑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4G23/02 | 分类号: | E04G23/02;C04B28/04;C08L63/00;C08L75/04 |
| 代理公司: | 北京汇信合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35 | 代理人: | 王维新 |
| 地址: | 100081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细 裂缝 修补 方法 以及 工具 | ||
1.一种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将沿裂缝走向的裂缝表层打磨,并利用压缩空气的压力清除裂缝内的浮尘;
调配裂缝修补的填充主料A和固化剂料B;
将所述填充主料A和所述固化剂料B按照一定的比例分别注入到裂缝修补工具中不同的料腔内;
将所述填充主料A和所述固化剂料B同时注入到所述修补工具的静态混合管内,混合形成填充材料;
随后所述填充材料通过所述静态混合管顶端的针头注入到裂缝内,直至填满整个裂缝;
填充完毕后,在所述填充材料上均匀撒一层细粉料,待所述填充材料固化后,打磨清理凸出所述裂缝表层残留的所述填充材料及所述细粉料,并在所述混凝土表面上浇注一层封闭层。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主料A包括70~90份环氧树脂或聚氨基甲酸酯、10~20份增韧剂、5~10份稀释剂、2~5份表面活性剂、1~2份络合剂;
所述固化剂料B包括70~90份脂肪族多元胺、10~20份稀释剂、2~5份偶联剂。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主料A和固化剂料B的混合比例为4:1。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主料A包括70~90份聚醚、5~10份催化剂、10~20份稀释剂、1~2份疏水剂、0.5~1份阻燃剂;
所述固化剂料B包括80~95份异氰酸酯、5~20份稀释剂。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主料A和固化剂料B的混合比例为1:1。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封闭层的材料包括液料和粉料;
所述液料包括液料由70~90份丙烯酸乳液、2~5份增稠剂、1~2份消泡剂、2~4份润湿剂、1~2份分散剂、0.5~1份防霉剂及5~10份去离子水;
所述粉料包括40~60份白水泥、20~40份超细重钙粉、10~20份200目石英砂、2~5份减水剂、1~2份颜料。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液料和所述粉料的混合比例为1:1~2:1。
8.一种基于上述权利要求1-7任一项所述的微细裂缝的修补方法的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从前至后依次包括针头、静态混合管、空筒和活塞推柄;
所述空筒内纵向设有隔板,将所述空筒内腔按照一定的比例分隔成左腔和右腔,所述左腔和所述右腔的前端分别设有与所述静态混合管尾端连通的通口;
所述活塞推柄包括依次固定连接的推板、推杆和活塞,所述推板位于所述空筒尾端的外面,所述左腔和所述右腔内均设有所述活塞和所述推杆,使得所述推板同时控制所述左腔和所述右腔内的压力。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微细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针头前端呈圆锥头或斜截面头,且所述针头长度1㎜。
10.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混凝土微细裂缝修补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空筒为玻璃管或塑料管,包括外套和内芯,且外套表面设有容量度线。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铁道建筑研究所;中国铁路兰州局集团有限公司;中铁二十一局集团有限公司;北京铁科特种工程技术有限公司;中国铁道科学研究院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820.5/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智能化的温湿度智能控制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电动汽车电池安装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