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导光件和电子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8245.9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20907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5-09 |
发明(设计)人: | 蔡亲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3B15/05 | 分类号: | G03B15/05;G02B6/00;G03B30/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银龙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3 | 代理人: | 陈丽宁 |
地址: | 523846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导光件 电子设备 | ||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导光件和电子设备,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0;其中,所述入光面的第一方向上设有依次排列的、齿尖朝向所述出光面的锯齿形槽,所述锯齿形槽的高度与第一距离正相关,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锯齿形槽与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技术领域
本申请属于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导光件和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目前,手机等设备的前置摄像头、传感器等器件通常会放置在手机等设备的正上方顶部,由于超大屏占比的趋势及要求,非显示区域面积被压缩,整机的顶部空间极其有限,在没有多余空间情况下,前摄(即前置摄像头)的补光灯部分(包括LED灯和导光件等),也同传感器件一起,放置在屏显示区域的下方。
但是,以上补光灯部分存在以下问题:
透过屏的前摄补光灯的导光柱,存在亮度衰减大(屏的透过率10%)的问题,同时由于超远距离导光,光路为二次反射,会导致光的损耗大,而光损大会造成传感器接收能量小,引起灵敏度差。
由上,现有导光柱存在导致光能利用率低等问题。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导光件和电子设备,能够解决现有导光柱导致光能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0;
其中,所述入光面的第一方向上设有依次排列的、齿尖朝向所述出光面的锯齿形槽,所述锯齿形槽的高度与第一距离正相关,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锯齿形槽与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上述的导光件。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导光件具有相对的第一端和第二端,所述第一端的端面为出光面,所述第二端的端面为入光面,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和所述出光面的中心轴线的距离大于0;其中,所述入光面的第一方向上设有依次排列的、齿尖朝向所述出光面的锯齿形槽,所述锯齿形槽的高度与第一距离正相关,所述第一距离为所述锯齿形槽与所述入光面的中心轴线之间的距离;能够实现把不同角度入光的光线,平行入射到出光面,有效改善LED发光中心与出光面中心不对称导致的光能损失,提升光能利用效率;很好的解决了现有导光柱导致光能利用效率低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一区域光路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第二区域光路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四;
图7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纵向光路示意图;
图8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五;
图9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一;
图10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二;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鳞甲光路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部分导光件结构示意图三;
图13是本申请实施例的图案层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量子点薄膜与导光件成型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未经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8245.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质纳米纤维素的制备方法
- 下一篇:一种中桥减速器总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