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6911.5 | 申请日: | 2021-09-26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81160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廖秀生;杨珍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源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8L27/06 | 分类号: | C08L27/06;C08L23/06;C08L23/28;C08L9/02;C08K7/14;C08K3/22;C08K7/28;C08K3/34;C08K3/38;C08K5/3475;C08K5/372;C08J9/32;C08J9/04;C08J5/18 |
代理公司: | 重庆百润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50219 | 代理人: | 陈万江 |
地址: | 353000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新型 建筑 有机 复合 板材 及其 生产工艺 | ||
本发明涉及发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复合树脂80~90份、热膨胀系数改性剂45~60份、阻燃剂5~10份、补强填料30~40份、抗紫外光助剂0.5~1份、防老剂2~4份、偶联剂1~2份、润滑剂0.3~0.9份、增塑剂2~3份、发泡调节剂ACR 3~6份和聚乙烯蜡0.5~0.8份。本发明采用的热膨胀系数改性剂,具有接近零或者非常小的负膨胀系数,能够降低聚氯乙烯发泡板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改善聚氯乙烯发泡板成型收缩能力,提高了聚氯乙烯发泡板在苛刻温度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发泡板技术领域,特别涉及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背景技术
近年来,国家大力提倡开发节能、低耗产品,塑料模板是一种节能型环保产品,因此,推广应用塑料模板是节约资源、节约能耗、“以塑代木”、“以塑代钢”的重要措施。其中,聚氯乙烯发泡材料由于具有可锯、可钉、可刨、可粘等加工性能,并且具有防水、防火、防虫蛀、耐碱、防腐、隔音、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耐候性等特点,得到了很好的发展,广泛应用于家具板、建筑板、广告板等。
对于聚氯乙烯发泡板,其热膨胀系数较高,远高于无机材料和金属材料,限制了其在某些方面的应用。降低聚氯乙烯发泡板的热膨胀系数,一方面可减少与其他装配件的错配及装配间隙;另一方面可减小热膨胀所带来装配件间的机械应力,从而减少因机械应力所产生的微裂纹,提高制品寿命。
为此,提出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及其生产工艺,以解决上述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如下:
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由以下重量份的原料组成:复合树脂80~90份、热膨胀系数改性剂45~60份、阻燃剂5~10份、补强填料30~40份、抗紫外光助剂0.5~1份、防老剂2~4份、偶联剂1~2份、润滑剂0.3~0.9份、增塑剂2~3份、发泡调节剂ACR 3~6份和聚乙烯蜡0.5~0.8份;所述复合树脂由质量比为(8~9):(0.5~1):(0.5~0.8):(0.1~0.2)的聚氯乙烯树脂SG8、低密度聚乙烯再生料、氯化聚乙烯弹性体和粉末丁晴橡胶组成,所述热膨胀系数改性剂由质量比为(12~15):(2~3):(1~1.5)的空心玻璃微珠、ZrV2O7陶瓷和玻纤增强聚乙烯组成。
具体的,所述阻燃剂包括三氧化二锑、氢氧化镁、氢氧化铝和硼酸盐中的一种或几种。
具体的,所述补强填料为滑石粉。
具体的,所述抗紫外光助剂由重量比为3:1的UV-360和硫代二丙酸酯组成。
具体的,所述防老剂为RD。
具体的,所述偶联剂为钛酸酯偶联剂
具体的,所述增塑剂为D810。
具体的,所述润滑剂为ZG16。
进一步的,本发明使用特定比例的热膨胀系数改性剂,由空心玻璃微珠、ZrV2O7陶瓷和玻纤增强聚乙烯组成,能够降低聚氯乙烯发泡板的线性热膨胀系数,改善塑料轨枕成型收缩能力,提高了塑料轨枕在苛刻温度环境条件下的应用范围。
新型建筑用有机复合板材的其生产工艺,包括以下步骤:
S1:制备复合树脂,将相应重量份数的聚氯乙烯树脂SG8、低密度聚乙烯再生料、氯化聚乙烯弹性体和粉末丁晴橡胶加入到高速混合机中混合,搅拌均匀,搅拌时间为30~40min,搅拌速度为1800~2400r/min,得到复合树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源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源锦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691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