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5784.7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7654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04 |
发明(设计)人: | 褚明;毕敬峰;王玉成;任雪超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邮电大学 |
主分类号: | A61H1/02 | 分类号: | A61H1/02;A63B21/005;A63B23/12;A63B23/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876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双模 驱动 自由度 上肢 康复 机械 | ||
本发明属于康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特点:大臂旋转电机和大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串联安装,小臂旋转电机和小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串联安装,肘部弯曲电机和肘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并联安装,腕部弯曲电机和腕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并联安装;具有两种工作模态:一、大臂和小臂旋转电机、肘部和腕部弯曲电机主动工作,大臂和小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肘部和腕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输出可控阻尼力,实现机械臂的柔顺控制,最终实现患者的被动康复运动;二、患者主动运动,小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和腕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输出可控阻尼力,通过改变阻尼力的大小来实现患者的主动康复训练。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康复机械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
背景技术
脑血管疾病和偏瘫疾病的患者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而逐年增多,他们的生活和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影响,同时医生数量缺口较大。医学研究已证实了运动康复训练能够帮助病人重新获得曾丧失的运动功能,上肢康复机械臂帮助患者进行平稳的肢体康复运动,能够促进脑部受损神经和肢体联系的建立,传统的康复治疗手段通常依靠康复理疗师人工带动患者进行被动康复训练,训练策略比较单一,且施加在患肢上的力度与患肢的训练轨迹难以保持良好的一致。
传统的康复机械臂只能提供被动康复模式;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可以提供主动和被动两种工作模式,第一种工作模式是电机主动工作,同时磁流变阻尼器提供可控的阻尼力,使患者进行被动式康复训练;第二种工作模式是患者主动运动,磁流变阻尼器提供可控阻尼力,通过改变阻尼力的大小来实现患者的主动康复训练,可针对患者的损伤程度和康复程度,提供不同强度的阻尼力,増强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
所述双模驱动的七自由度上肢康复机械臂包括支架基座、肩部关节、大臂关节、肘部关节、小臂关节、腕部关节。
肩部关节具有三个自由度,分别通过肩部旋转电机一6、肩部旋转电机二9及肩部俯仰电机8实现。
大臂关节具有一个旋转自由度,通过大臂旋转电机13和大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10实现,大臂旋转电机13和大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10串联安装,通过大臂离合器11和大臂齿轮组12可实现大臂的双模旋转控制。
肘部关节具有一个弯曲自由度,通过肘部弯曲电机19和肘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20实现,肘部弯曲电机19和肘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20串联安装,可实现肘部的双模弯曲控制。
小臂关节具有一个旋转自由度,通过小臂旋转电机14和小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16实现,小臂旋转电机14和小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16串联安装,通过小臂离合器15和小臂齿轮组17可实现小臂的双模旋转控制。
腕部关节具有一个弯曲自由度,通过腕部弯曲电机22和腕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23实现,腕部弯曲电机22和腕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23并联安装,可实现腕部的双模弯曲控制。
座椅3固定于高度调节杆,可通过座椅调节基座2调节高度。
肩部关节可通过肩关节高度调节基座5调节肩关节高度,同时可通过肩部主轴调节旋钮7调节肩部水平位置。
大臂关节可通过大臂滑轨18调节大臂长度。
小臂关节可通过小臂滑轨21调节小臂长度。
握把24可在端部滑槽内滑动调节位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有以下特点:
大臂旋转电机13和大臂旋转磁流变阻尼器10串联安装,通过大臂离合器11和大臂齿轮组12可实现大臂的双模旋转控制。
肘部弯曲电机19和肘部弯曲磁流变阻尼器20串联安装,可实现肘部的双模弯曲控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邮电大学,未经北京邮电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78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