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氢气-电力联产系统与调峰运行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776.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90101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8-30 |
发明(设计)人: | 高林;洪慧;王朝威;魏延冰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F02C6/00 | 分类号: | F02C6/00;F02C6/18;F01K23/10;F01D15/10;C01B3/12;C01B3/50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王文思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氢气 电力 联产 系统 运行 方法 | ||
1.一种氢气-电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气化单元(100),用于进行合成气的制备及净化;
储气单元(200),用于存储所述气化单元生产的所述合成气,并分别向发电单元、制氢单元输送所述合成气;
发电单元(300),其包括燃气轮机(17)和发电机(22),用于使用所述合成气进行燃气发电;
制氢单元(400),用于使用所述合成气进行脱碳制氢;
其中,当电力负荷偏离额定工况时,所述发电单元(300)利用所述燃气轮机(17)快速进入调峰运行工况,所述储气单元(200)即时调整输送给所述发电单元(300)的所述合成气的流量,并反向调节所述制氢单元(400)的制氢产率,以应对所述电力负荷的变化;
所述储气单元(200)包括:
合成气储罐(8);
以及控制输送给所述发电单元(300)的合成气流量控制阀(9)、控制输送给所述制氢单元(400)的合成气流量控制阀(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气化单元(100)包括:
煤气化炉(3),用于使用煤(1)与气化剂(2)通过气化反应生成粗合成气(4);
废锅(5),用于冷却所述粗合成气(4);
净化装置(6),用于脱除所述粗合成气(4)中的粉尘、硫化物和氮氧化物。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制氢单元(400)包括:
水煤气变换装置(13);
CO2分离装置(14),用于将分离得到的CO2(15)经压缩、输送后封存,得到高纯度的氢气(16)。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发电单元(300)还包括:
余热锅炉(18)、蒸汽轮机(20),并与所述燃气轮机(17)、发电机(22)组成联合循环发电系统;所述余热锅炉(18)与所述燃气轮机(17)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余热锅炉(18),还用于对所述废锅(5)对所述粗合成气(4)进行冷却过程中的显热进行回收并产生的回收蒸汽(23);
所述蒸汽轮机(20),还用于为所述水煤气变换装置(13)、CO2分离装置(14)提供所需要的蒸汽(21)。
6.一种氢气-电力联产系统的调峰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S1,通过气化单元(100)进行合成气的制备及净化;
S2,通过储气单元(200)存储所述气化单元生产的所述合成气,并分别向发电单元、制氢单元输送所述合成气;所述储气单元(200)包括:合成气储罐(8);以及控制输送给所述发电单元(300)的合成气流量控制阀(9)、控制输送给所述制氢单元(400)的合成气流量控制阀(11);
S3,通过发电单元(300)使用所述合成气进行燃气发电,所述发电单元(300)包括燃气轮机(17)和发电机(22);并通过制氢单元(400)使用所述合成气进行脱碳制氢;
其中,当电力负荷偏离额定工况时,所述发电单元(300)利用所述燃气轮机快速进入调峰运行工况,所述储气单元(200)即时调整输送给所述发电单元(300)的所述合成气的流量,并反向调节所述制氢单元(400)的制氢产率,以应对所述电力负荷的变化。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的调峰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当电力负荷偏离额定工况时,保持所述气化单元(100)的工况不变。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的调峰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向调节所述制氢单元(400)的制氢产率包括:
所述储气单元(200)反向调整输送给所述制氢单元(400)的所述合成气的流量,所述气化单元(100)同向调整所述合成气的产率。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氢气-电力联产系统的调峰运行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当所述电力负荷恢复至所述额定工况时,所述储气单元(200)即时调整输送给所述发电单元(300)的所述合成气的流量,所述发电单元(300)恢复额定工况运行;并调节所述气化单元(100)的合成气产率和制氢单元(400)的制氢产率,使所述储气单元(200)的储气量回到常备气量值。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776.2/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