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5422.8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99461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1-03 |
发明(设计)人: | 刘文凤;席子晗;程璐;温已年;张子琦;李盛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交通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20 | 分类号: | C08L23/20;C08K3/24;C08K9/06;C08K9/02;C08J5/18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覃婧婵 |
地址: | 710049 ***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甲基 戊烯 钛酸钡 纳米 粒子 改性 复合 薄膜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其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称取第一预定质量分数的聚四甲基一戊烯并溶解在非极性溶剂中,在匀速搅拌条件下溶解得到聚四甲基一戊烯溶液,所述第一预定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g-10g的聚四甲基一戊烯溶解在50ml-100ml的非极性溶剂;
步骤S200、称量第二预定质量分数的钛酸钡纳米粒子在NaOH溶液中反应得到BaTiO3羟基化溶液,清洗、干燥、研磨、过筛得到羟基化的BaTiO3粒子BaTiO3-OH;
步骤S300、称量第三预定质量分数的BaTiO3粒子BaTiO3-OH和偶联剂KH570,在甲苯环境下反应得到BaTiO3接枝溶液并进行清洗,干燥,研磨,过筛得到粒子BaTiO3-KH570;
步骤S400、称量第四质量分数的粒子BaTiO3-KH570加入所述聚四甲基一戊烯溶液并搅拌得到混合溶液A;
步骤S500、将所述混合溶液A真空干燥得到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在20℃~180℃温度范围内的介电损耗保持在0.0025以下;
其中,
非极性溶剂包括环己烷或四氯化碳;
步骤S200中,所述第二预定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20g钛酸钡纳米粒子加入到5-10mol/L的NaOH溶液中;
步骤S300中,所述第三预定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20g BaTiO3粒子BaTiO3-OH、2-5ml偶联剂KH570加入到50ml-200ml的甲苯。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0中,所述搅拌条件包括在40℃-85℃和250-450r/min转速下搅拌5-8小时。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200中,NaOH溶液在100℃-120℃和1000r/min-1200r/min转速下搅拌20-24小时得到BaTiO3羟基化溶液,用无水乙醇清洗纳米粒子3-5遍后将纳米粒子放入真空烘箱中60-80℃干燥24-48小时,后将干燥的BaTiO3-OH粒子进行研磨并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得到羟基化的BaTiO3粒子BaTiO3-OH。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300中,甲苯溶液在60℃-90℃和1000r/min-1200r/min转速下搅拌20-24小时得到BaTiO3接枝KH570溶液,用甲苯清洗3-5遍后将纳米级的粒子BaTiO3-KH570放入真空烘箱中60-80℃干燥24-48小时,后将干燥的粒子BaTiO3-KH570进行研磨并用200目的筛网进行过筛,得到表面KH570处理的粒子BaTiO3-KH570。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聚四甲基一戊烯-钛酸钡纳米粒子改性复合薄膜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第四质量分数的范围为5wt%-20wt%的粒子BaTiO3-KH570加入到所述聚四甲基一戊烯溶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交通大学,未经西安交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422.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会议数据分享系统及方法
- 下一篇:回热式热力循环与回热式气体热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