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5390.1 | 申请日: | 2021-09-23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69832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王俊帝;沈景华;吴捷;王彪;陈守恭;薛朝阳;李晓晗;张洁;徐樑 | 申请(专利权)人: | 苏州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F7/10 | 分类号: | F24F7/10;F24F13/068 |
代理公司: | 苏州市中南伟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57 | 代理人: | 李艾 |
地址: | 215000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被动 中的 送风 天花板 均匀 顶棚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送风天花板包括天花板,天花板具有相背设置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天花板上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天花板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送风口贯通所述天花板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本发明公开的送风天花板及送风顶棚,通过在天花板上密布送风口,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可以实现室内大面积的天花板送风,实现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室内送风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
背景技术
公开于该背景技术部分的信息仅仅旨在加深对本发明的总体背景技术的理解,而不应当被视为承认或以任何形式暗示该信息构成已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所公知的现有技术。
瑞典德隆大学的阿达姆森教授和德国的费斯特博士在1988年首先提出了被动房这一概念,是指不借助传统空调系统,依靠自身外围护结构良好的隔热保温性能和气密性来保持舒适的内部热环境的建筑。被动房包括被动式低能耗建筑、超低能耗建筑、近零能耗建筑等。
建筑通风分为自然通风和机械通风,是指建筑物室内污浊的空气直接或净化后排至室外,再把新鲜的空气补充进去,从而保持室内的空气环境符合卫生标准。现有技术中通过天花板向下送风的方式中,送风口一般设置的比较稀疏,无法覆盖室内的各个区域,无法实现大面积送风,如何实现大面积送风是本领域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发明内容
为此,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如何实现室内大面积送风。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包括天花板,所述天花板具有相背设置的装饰表面和非装饰表面,所述天花板上均匀分布有数个送风口,所述天花板的送风口开孔率为10-15%,所述送风口贯通所述天花板的装饰表面和所述非装饰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每个所述送风口的送风面积为0.5-2.0CM2。
本发明还提供另外一个技术方案:一种被动房中的均匀送风顶棚,包括顶棚和送风风机,所述顶棚包括拼接在一起的多块所述的送风天花板,多块所述天花板的装饰表面组成顶棚下表面,多块所述天花板的非装饰表面组成顶棚上表面,所述顶棚的上方设有柔性储气装置,所述柔性储气装置的进风口通过送风管路连接所述送风风机,所述柔性储气装置的出风口密封连接所述顶棚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储气装置为纤维阻燃织物材质。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储气装置为储气管,所述储气管的侧壁开设有沿其长度方向延伸的长条形开口,所述长条形开口密封连接于所述顶棚上表面,所述储气管内充满空气后呈S形管状设置于所述顶棚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柔性储气装置为储气气囊,所述储气气囊设有矩形开口,所述矩形开口密封连接于所述顶棚上表面,所述储气气囊内充满空气后呈蒙古包状设置于所述顶棚上表面。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顶棚的上方均布设置多个所述储气气囊。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储气气囊串联连通且其中一个所述储气气囊设有进风口,一个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多个所述储气气囊独立设置且每个所述储气气囊设有进风口,多个所述进风口连接所述送风管路。
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送风风机的送风管设有管接头,所述管接头与所述送风管路的进风口可快速连接。
由于上述技术方案运用,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优点:
1)本发明公开的被动房中的送风天花板及均匀送风顶棚,通过在天花板上密布送风口,顶棚送风口以“满天星”排布方式,即顶棚全覆盖式送入新风,可以实现室内大面积的天花板送风,实现从上至下的活塞流式送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苏州大学,未经苏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539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