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4630.6 | 申请日: | 2021-09-25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1892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30 |
| 发明(设计)人: | 王文进;于露霞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千木建设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E03F5/04 | 分类号: | E03F5/04;E03F5/14;E03F5/0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21051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市政道路 排水 结构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主体,道路主体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排水井,道路主体内安装有与排水井底部连通的排水组件,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盖板,道路主体上表面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和下水井,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过滤盖,过滤盖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洞,下水井两侧的内壁靠近第二安装槽内底壁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条形基块,两个条形基块上共同安装有网状收集篮一,道路主体内开设有连通下水井和排水井的连通槽。本方案中,网状收集篮一能够有效对石子、落叶等杂物进行过滤,工作人员打开过滤盖即可方便的对网状收集篮一内杂物进行清理,保证了道路排水结构的排水效果。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市政道路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背景技术
在市政工程中,对路面排水结构的设计是一个重要的步骤。路面上通常设置有与下水道相连通的排水口,在排水口处安装有排水盖;排水盖既能排掉路面上的水,也能保障人员及车辆的安全。排水盖用于排水的空隙较大,而通过排水盖的水中一般有很多杂物,杂物通过排水盖进入下水道内,容易发生下水道堵塞的情况,导致下水道无法正常排水。
在公告号为CN213772794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土木工程道路排水装置,涉及道路排水技术领域,包括本体,所述本体的右侧设置有收集箱,所述本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过滤板,所述本体的内壁右侧开设有连接孔,所述本体的左侧固定安装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底部设置有电机箱,且电机箱的内壁设置有驱动电机一,所述驱动电机一的右端转动连接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的右侧设置有泥水吸收箱。
但发明人认为上述技术方案存在以下缺陷:落叶等杂物容易从过滤盖上的孔洞掉落至过滤板上,过滤盖与用于过滤的过滤板之间的距离较大,工作人员难以快速对用于过滤的过滤板上的杂物进行清理,从而影响了过滤板的正常排水作用,不利于道路排水装置进行排水。
发明内容
为了改善工作人员难以对过滤盖孔洞掉落杂物清理的难度,以保证道路排水装置的正常排水作用,本发明提供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结构。
本发明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市政道路排水结构,包括道路主体,所述道路主体上表面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一安装槽和排水井,所述道路主体内安装有与排水井底部连通的排水组件;
所述第一安装槽内安装有盖板,所述道路主体上表面靠近第一安装槽的位置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第二安装槽和下水井,所述第二安装槽内安装有过滤盖,所述过滤盖上开设有多个条形孔洞,所述下水井两侧的内壁靠近第二安装槽内底壁的位置上均固定有条形基块,两个所述条形基块上共同安装有网状收集篮一,所述道路主体内开设有连通下水井和排水井的连通槽。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排水井旁边设置下水井,雨水从过滤盖上的条形孔洞流入下水井,条形孔洞对树枝等较大体积的杂物进行拦截,以此降低了树枝等较大体积的杂物堵塞排水组件的概率。网状收集篮一对石子、落叶等杂物起到了良好的拦截作用,降低了石子、落叶等杂物影响排水效果的概率,工作人员打开过滤盖后,即可对网状收集篮一内的杂物进行清理,操作简单方便,改善了工作人员难以对过滤盖孔洞掉落杂物清理的难度,保证了道路排水装置的正常排水作用。
本发明进一步设置为,所述道路主体上表面靠近第二安装槽的位置自上而下依次开设有阶梯槽和L形工程井,所述阶梯槽内安装有操作盖,所述L形工程井内安装有驱动机构;
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顶起组件和动力组件,所述顶起组件包括与L形工程井水平部靠近排水井一侧的侧壁固定的固定板、转动安装于固定板顶部的套管、与套管上端固定的从动轮、贯穿设置于从动轮上并螺纹连接的螺纹杆、与螺纹杆上端固定的顶块以及与L形工程井水平部靠近排水井一侧的侧壁固定的限位杆,所述固定板上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的通孔,所述螺纹杆一侧开设有与限位杆滑移连接的竖向滑槽,所述下水井内底壁开设有用于容纳顶块的容纳槽,所述容纳槽内底壁开设有供螺纹杆穿过并与L形工程井水平部连通的连接孔;所述动力组件用于驱使从动轮转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千木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千木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463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高效轻量易用的分布式网络消息中间件
- 下一篇:一种市政道路排水系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