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932.1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4038934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2-11 |
发明(设计)人: | 杨涛;徐兵;王恩会;侯新梅;方志;周林林;薛优;刘爽;郑亚鹏;吕煜诚;邢原铭;王博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H01L31/18 | 分类号: | H01L31/18;H01L31/0312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强智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448 | 代理人: | 刘敏 |
地址: | 100083***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掺杂 sic 纳米 结构 高温 紫外 光电 探测器 制备 方法 | ||
1.一种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对碳化硅单晶片掺杂得到铝氮共掺杂碳化硅;
通过阳极电化学刻蚀法在铝氮共掺杂碳化硅表面形成一维碳化硅;
取一维碳化硅溶解形成分散液滴于二氧化硅片上,分散剂挥发后在二氧化硅片表面形成分散平铺的一维碳化硅;
在二氧化硅片上的一维碳化硅两端蒸镀高温合金电极;
二氧化硅片退火氧化在一维碳化硅表面封装二氧化硅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碳化硅单晶片掺杂得到铝氮共掺杂碳化硅包括:
以Al2O3为铝源,在温度为1000-1500℃、气压为10-500Pa、氩气气氛保护下对碳化硅单晶片掺杂1-10h,得到铝掺杂浓度为0.01-1mol%的铝掺杂碳化硅;
以N2O5为氮源,在温度为900-1300℃、气压为10-300Pa、氩气气氛保护下对铝掺杂碳化硅掺杂1-10h,得到氮掺杂浓度为0.01-1mol%的铝氮共掺杂碳化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单晶片为绝缘型碳化硅,电阻≥107Ω·cm,厚度≥500μm,晶型为3C、4H或6H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碳化硅单晶片晶型为3C型时铝氮共掺杂碳化硅的总掺杂浓度控制为0.02-0.8mol%,所述碳化硅单晶片晶型为4H型时铝氮共掺杂碳化硅的总掺杂浓度控制为0.05-0.5mol%,所述碳化硅单晶片晶型为6H型时铝氮共掺杂碳化硅的总掺杂浓度控制为0.05-0.8mol%。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铝氮共掺杂碳化硅表面形成一维碳化硅的方法包括:
铝氮共掺杂碳化硅作为阳极,石墨作为阴极,以氢氟酸、乙醇和过氧化氢的混合液作刻蚀液,控制刻蚀电压、波形和时间,对铝氮共掺杂碳化硅刻蚀;
刻蚀电压为1-50V,脉冲波形为正弦波,时间为1-30min,得到碳化硅光滑纳米线;
刻蚀电压为1-100V,脉冲波形为方波,时间为1-50min,得到为碳化硅纳米带;
刻蚀电压为30-150V,脉冲波形为正弦波,时间为30-100min,得到为碳化硅竹节状纳米线;
刻蚀电压为50-200V,脉冲波形为三角波,时间为100-200min,得到为碳化硅多孔纳米带。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铝氮共掺杂碳化硅表面形成的一维碳化硅长度为200-5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在二氧化硅片上的一维碳化硅两端蒸镀高温合金电极包括:
用掩模板覆盖二氧化硅片上的一维碳化硅,将二氧化硅片置于热蒸镀仪中;
以高温导电性良好且稳定的合金为电极材料,在800-1000℃预蒸镀5-10min,再在900-1200℃蒸镀30-60min;
移除掩模板,在二氧化硅片上的一维碳化硅两端形成合金电极。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于共掺杂一维SiC纳米结构的高温紫外光电探测器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以质量百分比计,所述高温导电性良好且稳定的合金包括Cu:60-85wt%、Ni:38-15wt%及Ce:0-1wt%。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科技大学,未经北京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932.1/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有安全防护机构的腰花切制机
- 下一篇:容器镜像的同步方法和系统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H01L 半导体器件;其他类目中不包括的电固体器件
H01L31-00 对红外辐射、光、较短波长的电磁辐射,或微粒辐射敏感的,并且专门适用于把这样的辐射能转换为电能的,或者专门适用于通过这样的辐射进行电能控制的半导体器件;专门适用于制造或处理这些半导体器件或其部件的方法或
H01L31-02 .零部件
H01L31-0248 .以其半导体本体为特征的
H01L31-04 .用作转换器件的
H01L31-08 .其中的辐射控制通过该器件的电流的,例如光敏电阻器
H01L31-12 .与如在一个共用衬底内或其上形成的,一个或多个电光源,如场致发光光源在结构上相连的,并与其电光源在电气上或光学上相耦合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