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有效
申请号: | 202111123819.3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45398B | 公开(公告)日: | 2022-06-17 |
发明(设计)人: | 王晓东;丛伟民;尹颖华;王智刚;张万生;杨天卓;张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C06D5/04 | 分类号: | C06D5/04;B01J23/46;B01J32/00 |
代理公司: | 大连东方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21212 | 代理人: | 周媛媛;李馨 |
地址: | 116000 辽宁***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替代 催化剂 复合 及其 制备 方法 应用 | ||
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催化剂是由活性金属钌和莫来石纤维、粘合材料、锂辉石、滑石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宏观形状;该复合催化剂的组成如下:以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的总质量计为100%,其中莫来石纤维质量百分比为50%~80%。锂辉石质量百分比为0.5%~5%,滑石质量百分比1%~5%,活性金属钌质量百分比为25%~40%。锂辉石质量百分比为锂辉石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滑石质量百分比为锂辉石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活性金属钌质量百分比为钌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复合催化剂具有优秀的肼类推进剂和绿色推进剂分解活性,可以取代铱催化剂,解决对战略物资铱的依赖度。
技术领域
本方法涉及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其可替代铱基催化剂,用于肼类推进剂和ADN基/HAN基绿色推进剂的催化分解,可有效降低成本。
背景技术
单组元液体推进技术采用催化剂实现推进剂的快速分解,产生高温燃气为航天航空飞行器姿态/轨道控制提供所需的力或力矩。我国主要采用肼类推进剂,近年来发展了出绿色推进剂,其均使用铱催化剂。活性金属铱是催化剂的核心组分,直接决定了催化剂的催化性能,铱是一种稀有贵金属和高级战略材料,世界上矿藏很少,我国基本没有铱资源,完全依赖进口,同时航空航天催化剂上的铱无法回收使用。随着国际局势动荡,铱被欧美等国实际控制,近一年来价格飙升(由20余万元/公斤升至近150余万元/公斤),并随时面临进口封锁的风险。因此,急需开展新型催化剂研究,将铱替代为来源可控的活性金属材料。
钌和铱同属铂族元素,钌的电负性为2.20,与铱相同,而原子半径仅比铱高而且其d轨道电子数均为15,是与铱微观结构和性质最为相近的金属材料。这意味着采用钌替代铱的路线最为可行。航天航空推进使用的铱催化剂,其铱担载量≥30%,钌需要同样的担载量才能达到与铱催化剂相近的催化性能。但传统的多次浸渍方法很难提高钌担载量至20%以上。目前,钌基催化剂主要应用于加氢和氨的合成及分解反应,其金属载量均不高于10%,现有用于DT-3推进剂催化剂分解的后床催化剂,其钌含量为5%,尚未有高载量(质量分数≥20%)钌基催化剂的相应报道。本发明将可溶性钌盐配制成含活性金属的液态成型剂,将其直接捏合于载体中,制得了高载量(25%~35%)的钌复合催化剂。其首次应用于肼类推进剂和绿色推进剂的催化剂分解,实现了推进剂和发动机的稳定点火,并可实现铱基催化剂的原位替代。
发明内容
本发明开发了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及应用,可替代常用的铱基催化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催化剂是由活性金属钌和莫来石纤维、粘合材料、锂辉石、滑石组成的复合催化剂,具有一定的宏观形状;所述该复合催化剂的组成如下:以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计为100%,其中莫来石纤维质量百分比为50%~80%,其余为粘合材料。锂辉石质量百分比为0.5%~5%,滑石质量百分比1%~5%,活性金属钌质量百分比为25%~40%。锂辉石质量百分比为锂辉石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滑石质量百分比为锂辉石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活性金属钌质量百分比为钌质量/莫来石纤维和粘合材料总质量×100%。
所述粘合材料选自高岭土、粘土、硅溶胶和拟薄水铝石中的一种或多种。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莫来石纤维为市售多晶莫来石纤维,纤维平均直径1~5μm,纤维长度小于50μm。
进一步地,在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复合催化剂的宏观形状为以下任一种:不规则粒型、中空柱型、片型、轮辐型、椭球型、球型、圆柱型、拉西环型、三叶草型、四叶草型和蜂窝陶瓷型。
一种可替代铱催化剂的复合催化剂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含以下步骤:
步骤1、固态成型粉体球磨混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大连化学物理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81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