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含低不饱和度橡胶的废旧胶粉回收再利用的方法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768.4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61576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31 |
发明(设计)人: | 孙宇;张学全;张春雨;刘恒;刘英俊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科技大学 |
主分类号: | C08L23/22 | 分类号: | C08L23/22;C08L7/00;C08L23/28;C08L19/00;C08K3/04;C08K5/09;C08K3/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云嘉湃富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78 | 代理人: | 阮文 |
地址: | 266042 山***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含低不 饱和度 橡胶 废旧 回收 再利用 方法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废旧胶粉回收再利用的方法,该法采用含低不饱和度橡胶的胶粉与橡胶共混、硫化,通过调整基体材料模量,减弱或消除胶粉与基体材料间的模量梯度,制备性能优异的胶粉填充橡胶材料。此法无需对胶粉进行物理、化学或生物改性,有利于低成本制备高性能废旧胶粉填充橡胶材料。具体操作在于,首先选择由低不饱和度橡胶组成的胶粉;其次,胶粉与基体材料共混、硫化,通过调整基体材料中生胶组分、填料类型与含量、交联助剂类型和含量、增塑剂含量中的一种或几种,实现性能满足要求的胶粉填充橡胶制品的制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橡胶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含低不饱和度橡胶的废旧胶粉回收再利用的方法。
背景技术
橡胶因其独特的粘弹性,被广泛应用于交通、航空航天、医疗、农业等领域,是重要的战略资源。目前我国是最大的橡胶消耗国,也是最大的废橡胶产生国。以废旧轮胎为例,2019年其产生量约3.3亿条,折合重量超1000万吨,且每年报废产生的废旧轮胎量还在以6%至8%的速度增长。废旧橡胶因其稳定的化学结构,在自然环境中很难降解。若任其扔弃或填埋,易引发蚊虫滋生且存在火灾隐患;同时,废旧橡胶内的添加助剂亦能扩散污染环境。
胶粉是废旧橡胶回收再利用的一个重要途径,其可通过常温、低温或湿法粉碎废旧橡胶制备而成,具有低成本的优势,常与其他材料共混并用。然而在材料中添加胶粉,通常会降低材料性能,这主要是因为胶粉内部三维网络结构,制约胶粉内分子链运动,使其难以与基体良好粘合。因此,目前常利用物理(微波、超声、剪切等)、化学(硫醇、有机二硫化物等)或生物方法,打开胶粉三维网络结构,增强其与基体的粘合(Progress in polymerscience 2000,25(7),909-948;IndustrialEngineering Chemistry Research 2012,51(10),3975-3980;Journal of Materials Processing Technology 1995,48,619-625;Polymer Degradation and Stability 2017,143,186-195;Green Chemistry 2020,22(1),94-102;Rubber chemistry and technology 2012,85(3),408-449;U.S.Patent4264481;U.S.Patent 10227421;CN 105646932;CN 102816343;中国材料进展2012,31(004),47-54);但上述手段会改变胶粉内部结构与组成,不利于制备性能优异的胶粉填充材料。同时,改性胶粉也会增加橡胶回收成本。除上述胶粉与基体界面粘合问题,近期发明人发现胶粉与基体界面间存在模量梯度,易导致应力集中,是造成材料性能降低的另一主要因素,而通过修复界面模量梯度,可以明显改善材料性能。但此研究采用有机碱消除界面模量梯度,此法导致橡胶硫化速度过快、交联密度过高及断裂伸长率偏低(ACS AppliedMaterialsInterfaces,2(42):47957-47965,2020)。
基于以上研究背景,本发明采用含有低不饱和度橡胶的胶粉,利用其在与基体材料共硫化过程中的低活性,胶粉内部结构与组成改变较少的优点,规避现有技术着重于胶粉修饰的技术路线,通过调控基体材料模量,以解决胶粉与基体界面模量梯度,最终实现制备性能优异的胶粉填充材料,达到废旧胶粉高效回收再利用的目的。
通过上述分析,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及缺陷为:现有技术着重于改性胶粉,此类手段会改变胶粉内部结构与组成。同时,改性胶粉会增加橡胶回收成本。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难度为:采用现行技术改性胶粉,较难制备高性能胶粉填充材料,不利于实现废旧橡胶的高附加值。
解决以上问题及缺陷的意义为:高效回收再利用废旧胶粉,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实现“碳中和”。
发明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科技大学,未经青岛科技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76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池的制造方法
- 下一篇:一种金属化合物薄膜的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