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及系统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3747.2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729663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2-03 |
发明(设计)人: | 郭久林;王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魅丽纬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B5/0215 | 分类号: | A61B5/0215;H02J50/12 |
代理公司: | 北京品源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332 | 代理人: | 马迪 |
地址: | 200231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植入 血压 监测 装置 系统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及系统。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包括: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压力感应元件、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第一收发线圈。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呈中空圆筒状,用于支撑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无线接收体外设备发送的电能,以及向压力感应元件和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供电;压力感应元件与第一电能接收线圈电连接,用于采集血压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和压力感应元件电连接,用于根据压力感应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生成血压数据;第一收发线圈与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与体外设备进行无线传输,并输出血压数据。本发明实施例可以在保证血压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实现无线供电,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实施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血压监测在临床医学方面有重要的应用价值,患者血压情况是体现患者健康状况的重要参考依据,血压监测在极大程度上方便了对于疾病的判断和处置。
目前常见的血压计有水银血压计、气压血压计和电子血压计等。其中,水银血压计携带不便,而且易破损导致水银泄露,危害健康;气压血压计体积小,便于携带,但是随着使用次数的增多,内部弹簧变形,会导致测量误差逐步变大;电子血压计便于操作,数据直观,但由于电子血压计普遍使用的示波法测量原理有一定的缺陷性,对个体的差异性很难识别,其准确性一直受质疑,一般作为家庭使用的粗略参考,很大程度制约着临床应用的效果。随着科技的发展,体积更小、精度更高的血压传感器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其中,有创植入式血压传感器通常需要电能实时供应才能工作,一旦电量耗尽便会失效,这时需要通过微创手术将其取出,这一点极大限制了它的大范围应用;电子打印表贴式血压传感器不需要手术植入,仅通过凝胶贴靠在皮肤表面就可以测出血压,但是凝胶变性很快,很难保证贴靠效果一致性,而且会受皮肤汗液等影响,增加了推广的局限性。
综上所述,现有的血压测量手段中,间接测量难以保证结果的准确性;中心动脉直接测量难以保证持续供电。因此,现有的血压监测系统并不完善,存在准确性低或便捷性低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及系统,以在保证血压监测结果准确性的同时,实现无线供电,提高装置使用便捷性。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包括:
第一电能接收线圈;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呈中空圆筒状,用于支撑所述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以及无线接收体外设备发送的电能;
压力感应元件,与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电连接,用于采集血压信息并转换为电信号;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还用于向所述压力感应元件供电;
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和所述压力感应元件电连接,用于根据所述压力感应元件输出的电信号生成血压数据;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还用于向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供电;
第一收发线圈,与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用于与体外设备进行无线传输,并输出所述血压数据。
可选地,所述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还包括:电能转换模块,分别与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电连接;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通过所述电能转换模块向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供电。
可选地,所述植入式血压监测装置,还包括:
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电连接;所述电能转换模块通过所述电路板与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实现电连接;
所述电能转换模块、所述压力感应元件和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集成于电路板上;
或者,所述电能转换模块、所述压力感应元件、所述第一信号处理模块和所述第一收发线圈集成于电路板上。
可选地,所述第一电能接收线圈为网状结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魅丽纬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魅丽纬叶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374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