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可自固定的无需穿刺刀的穿刺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2639.3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855186B | 公开(公告)日: | 2023-08-04 |
| 发明(设计)人: | 陈兵 | 申请(专利权)人: | 陈兵 |
| 主分类号: | A61B17/34 | 分类号: | A61B17/34;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宁波知坤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3312 | 代理人: | 朱玉泉 |
| 地址: | 238000 安徽***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固定 无需 刺刀 穿刺 | ||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自固定的无需穿刺刀的穿刺器,导管主体(7)上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导管主体下端与穿刺头连接,穿刺头包括右穿刺头和左穿刺头,右穿刺头包括右穿刺部和右固定部,右穿刺部和右固定部垂直连接,两者的垂直连接部与导管主体铰接,左穿刺头包括左穿刺部和左固定部,左穿刺部和左固定部垂直连接,两者的垂直连接部与导管主体铰接;当穿刺头位于皮层外部时,右固定部和左固定部水平设置,当左穿刺部和右穿刺部位于皮内部时将变成水平设置,右固定部和左固定部变为垂直设置并且固定器固定。本发明直接利用导管来完成穿刺,取消穿刺刀部分,减少产品结构件。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穿刺器,尤其是涉及一种可自固定的无需穿刺刀的穿刺器。
背景技术
现市面上穿刺器,均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为穿刺刀,一部分为导管。其中穿刺刀部分主要来完成对皮层的穿刺,穿透皮层,而导管则是通过锋利的倒扣纹路置于皮层之上,一旦无法强有力的固定时,则需通过缝合线将其缝合在皮层这上,以便在器械进出导管的时候,不易将导管从伤口中拉出。
因此,现有技术中的穿刺器存在以下缺陷:
其一,成本高。穿刺器有用的部分是导管,穿刺刀仅作为导管进入时候的一个辅助工具,一旦导管完成进入了皮层,穿刺刀则废弃,导管作为通道以供其它器械,如冲洗器、取物袋、剪刀夹钳类进出操作。
其二,操作麻烦。使用操作时,先将穿刺刀插入导管,尔后对皮层进行穿刺,完成穿刺后,观察导管在皮层上是否固定牢靠,后续其它器械进出时,是不会再用手来扶导管进行操作,一旦过程中导管脱落,而需要重新插入。若是安全起见,操作者会利用缝合线,将导管与皮层缝合在一起,这样子导管就会完全不会脱落。
其三,误伤风险。穿刺器在穿刺过程中,穿透与否在一瞬间,操作都很难控制,故而穿刺误伤风险屡见,是因为无法完全控制力量,在穿透瞬间停止。
发明内容
本发明设计了一种可自固定的无需穿刺刀的穿刺器,其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穿刺器存在成本高、操作麻烦以及误伤风险等缺陷。
为了解决上述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了以下方案:
一种可自固定的无需穿刺刀的穿刺器,包括密封件、导管主体(7)以及穿刺头,导管主体(7)上端与所述密封件连接,导管主体(7)下端与穿刺头连接,其特征在于:所述穿刺头包括右穿刺头(14)和左穿刺头(15),右穿刺头(14)包括右穿刺部和右固定部(141),右穿刺部和右固定部(141)垂直连接,两者的垂直连接部与导管主体(7)铰接,左穿刺头(15)包括左穿刺部和左固定部(151),左穿刺部和左固定部(151)垂直连接,两者的垂直连接部与导管主体(7)铰接;当穿刺头位于皮层(17)外部时,右固定部(141)和左固定部(151)水平设置,当左穿刺部和右穿刺部位于所述皮层(17)内部时将变成水平设置,右固定部(141)和左固定部(151)变为垂直设置并且固定器(16)固定。
优选地,右穿刺部和右固定部(141)的垂直连接部通过右柱位(142)与导管主体(7)铰接,左穿刺部和左固定部(151)的垂直连接部通过左柱位(152)与导管主体(7)铰接。
优选地,导管主体(7)外壁沿着轴向设有两个长槽,右固定部(141)和左固定部(151)变为垂直设置时能够隐藏在其中。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16)套设在所述导管主体(7)上并且能够沿着所述导管主体(7)轴向移动。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16)包括螺旋弹簧(10)和固定器盖体,所述螺旋弹簧(10)固定在所述固定器盖体中,并且套设在所述导管主体(7)上,所述螺旋弹簧(10)在受到其上的把手(11)挤压的时候,会改变所述螺旋弹簧(10)中间孔眼尺寸从而对应改变与所述导管主体(7)的间隙,来达到紧固或活动的目的。
优选地,所述固定器盖体底部设有硅胶垫(13),所述硅胶垫(13)能够贴合所述皮层(17)。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陈兵,未经陈兵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2639.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