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废旧锂电池中钴酸锂的回收方法在审
| 申请号: | 202111121751.5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979483A | 公开(公告)日: | 2022-01-28 |
| 发明(设计)人: | 陈晓刚;管敏渊;楼平;吴国强;吴健;徐国华;曹元成;于海生;韩磊;周开运;朱开成;张炜鑫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1G51/00 | 分类号: | C01G51/00;H01M4/525;H01M10/54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李博 |
| 地址: | 3130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废旧 锂电池 中钴酸锂 回收 方法 | ||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修复再生处理领域,为了克服现有的钴酸锂回收方法回收产物的纯度低,无法直接回收钴酸锂的不足,提供一种废旧锂电池中钴酸锂的回收方法。经拆解、裁减、煅烧、分级分离得到钴酸锂粗粉,再经还原性酸溶液浸出、配体络合、氧化、分离得到络合物溶液,通过调节钴、锂元素的浓度比,对络合物溶液干燥、煅烧、粉碎得到再生钴酸锂。本发明的方法简单高效,实现了钴酸锂的再生回收利用,得到的钴酸锂纯度高、性能优良,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锂电池正极材料回收与修复再生处理领域,尤其是一种废旧锂电池中钴酸锂的回收方法。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具有体积小、能量密度大、没有记忆效应且工作范围较宽的优点,在移动设备、电动汽车等领域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其中,钴酸锂电池主要用作手机、笔记本电脑等小型便携式电子设备的电源。钴酸锂电池的使用寿命一般为2-3年,失效后的电池如果不作处理任意废弃,那么不但它含有的重金属会对环境产生污染,而且钴、锂等贵金属不回收也是一种资源浪费。随着便携式电子设备的广泛应用,钴酸锂电池的使用量逐年增加,所以废旧钴酸锂电池回收利用研究是一项十分必要且紧迫的工作。
目前,锂电池中金属元素回收的各种方法主要是基于干法冶金、生物冶金和湿法冶金等冶金技术原理而建立的。湿法冶金法在锂电池回收中常用酸浸法,利用盐酸、硫酸、硝酸等无机强酸浸出有价金属离子,然后再使这些金属离子成盐后沉淀出来得以回收。无机酸在浸出过程中会释放Cl2、SO3和NOx等有害气体,废酸也对环境构成威胁。
中国专利公开号CN108258351A,公开了一种废旧钴酸锂电池的正极材料的回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下述步骤:将钴酸锂电池的正极在400~700℃下煅烧0.5~3小时,得到钴酸锂粉末;将钴酸锂粉末、酸性溶液及过氧化氢混合,并于超声波环境下搅拌反应,得到反应液;将反应液与草酸混合,并在40~100℃的条件下反应,经过滤,得到滤液及草酸钴;将滤液与碳酸钠混合反应,得到碳酸锂。其不足之处在于,草酸根离子和碳酸根离子并不能特异性与钴离子和锂离子结合,在沉淀过程中会有大量的杂质生成,降低了回收产物的纯度,且回收得到的是草酸钴和碳酸锂,仍需进一步处理方能得到钴酸锂,没有达到对钴酸锂整体回收的效果。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为了克服现有的钴酸锂回收方法回收产物的纯度低,无法直接回收钴酸锂的不足,提供一种回收产物纯度高,可直接得到钴酸锂的废旧锂电池中钴酸锂的回收方法。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废旧锂电池中钴酸锂的回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将废旧锂电池彻底放电,拆解正极片;
B.对步骤A所得正极片进行裁剪、真空煅烧、粉碎得到正极粉体;
C.对步骤B所得正极粉体进行分级分离,得到钴酸锂粗粉;
D. 将步骤C所得钴酸锂粗粉于还原性酸溶液中浸出,加入配体溶液进行络合后再加入氧化剂氧化,分离得络合物溶液;
E. 调节步骤D所得络合物溶液中钴、锂元素浓度比,干燥,煅烧,粉碎得再生钴酸锂。
通过煅烧、粉碎、分级分离得到钴酸锂粗粉,对正极材料中的杂质进行初步的分离,再经浸出后在配体作用下稳定得到低杂质含量的络合物溶液,调整价态后再调节络合物溶液中钴、锂元素的浓度比,干燥、煅烧、粉碎后即可得到高纯度钴酸锂,本发明的方法简单易操作,可直接得到高纯度的钴酸锂,方便了钴酸锂的回收再利用。
优选的,步骤B中,真空煅烧的温度为400~550℃,煅烧时间为0.5~3h,真空度为-0.1MPa~-1MPa。
优选的,步骤C中,分级分离方式为超声振动筛分级,超声振动筛分两层,上层震动筛目数50~100目,下层震动筛目数为250~350目。
优选的,步骤C中,钴酸锂粗粉为下层振动筛筛下部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未经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湖州供电公司;国网浙江省电力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75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