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有效
| 申请号: | 202111121616.0 | 申请日: | 2021-09-24 |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48513B | 公开(公告)日: | 2022-11-08 |
| 发明(设计)人: | 付俊杰;张岚 | 申请(专利权)人: | 四川大学华西医院 |
| 主分类号: | A61M25/02 | 分类号: | A61M25/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济纬天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429 | 代理人: | 傅剑涛 |
| 地址: | 610041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吸痰管连 接管 固定器 | ||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涉及吸痰辅助用品领域。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该固定器包括固定器壳体、定位结构和连接塞;固定器壳体上具有连接塞孔和定位轴孔,连接塞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存放孔、大孔和底孔,存放孔包括存放主孔和第一定位槽,底孔包括底孔主孔和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错位;连接塞叠放在连接塞孔内,连接塞包括塞主体和定位耳,塞主体的下端具有插槽;最下方的连接塞露出固定器壳体,其定位耳位于大孔内并抵靠在大孔的孔底面上,该连接塞可旋转;其余连接塞位于存放孔内,塞主体和定位耳分别位于存放主孔和第一定位槽内;定位结构能够限制最下方的连接塞上移。
技术领域
本发明设计吸痰辅助用品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
背景技术
医院吸痰用品通常包括吸痰瓶、吸痰管连接管和吸痰管,吸痰管连接管与吸痰瓶连接,吸痰管与吸痰管连接管连接。吸痰瓶内抽负压,吸痰管伸入病人气道,痰液即被吸出,经吸痰管和吸痰管连接管进入痰液瓶。
为了保证卫生,符合院感要求,吸痰管通常一次性使用,吸痰管连接管和吸痰瓶同一病人重复使用。吸痰管较短,吸痰管连接管的一个作用是延长管路,因此吸痰管连接管较长。吸痰后,吸痰管取下丢弃,吸痰管连接管需要进行固定。
ZL201920365055.0公开了一种吸痰管连接管的悬挂装置,该装置可夹持吸痰管连接管,从而将吸痰管连接管挂高实现吸痰管连接管固定,但该装置并不能对吸痰管连接管进行防护,不能避免吸痰管连接管被污染。
ZL201620850201.5公开了吸痰管固定装置,包括挂钩、固定座、内衬管、摆动压片和外套管;挂钩与固定座的一端连接,内衬管和摆动压片与固定座的另一端连接;摆动压片数量为至少两件,摆动压片以内衬管轴线为中心圆周阵列,摆动压片包括驱动斜面;外套管套在固定座外并与固定座螺纹连接,外套管与内衬管同轴设置,外套管包括驱动部分和用于套在吸痰管外的保护套;旋转外套管使其轴向移动时,驱动部分能够推动驱动斜面使摆动压片向内摆动。该装置能够对吸痰管头部进行可靠保护,并能够将吸痰管头部悬挂于高处,避免吸痰管头部被污染。该装置实际为吸痰管连接管固定装置,虽具有悬挂和保护作用,但该装置直接与吸痰管连接管头部接触,为了保证卫生和符合院感要求,该装置需要一次性使用,每次使用后需要拿取新的,操作较为繁琐。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使用方便的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包括固定器壳体、定位结构和多个连接塞;固定器壳体上具有连接塞孔和定位轴孔,连接塞孔竖向设置,连接塞孔包括自上而下依次设置的存放孔、大孔和底孔,存放孔包括存放主孔和第一定位槽,底孔包括底孔主孔和第二定位槽,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错位;连接塞叠放在连接塞孔内,连接塞包括塞主体和定位耳,塞主体的下端具有插槽,位于最下方的连接塞为待用连接塞,其余连接塞为备用连接塞,待用连接塞的塞主体穿过底孔从而露出固定器壳体,待用连接塞的定位耳位于大孔内并抵靠在大孔的孔底面上,待用连接塞可旋转,待用连接塞旋转至定位耳与第二定位槽正对时可移出固定器壳体;备用连接塞位于存放孔内,塞主体和定位耳分别位于存放主孔和第一定位槽内;定位轴孔水平设置并与最下方的待用连接塞的插槽位置对应,定位结构包括定位轴,定位轴插入定位轴孔并可轴向移动,定位轴能够插入插槽或退出连接塞孔。
进一步的是:大孔的孔底上具有第三定位槽,第三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正对。
进一步的是:第二定位槽与第一定位槽的夹角为°。
进一步的是:定位结构包括复位弹簧,复位弹簧向外支撑定位轴。
进一步的是:吸痰管连接管固定器包括上盖和下盖,上盖与固定器壳体连接并封闭连接塞孔的上端,下盖与固定器壳体连接并盖住待用连接塞。
进一步的是:下盖能够盖在上盖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四川大学华西医院,未经四川大学华西医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61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