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明专利]一种高密闭高效除尘散热动力柜在审
申请号: | 202111121485.6 | 申请日: | 2021-09-24 |
公开(公告)号: | CN113675767A | 公开(公告)日: | 2021-11-19 |
发明(设计)人: | 张清荣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东能电气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B1/56 | 分类号: | H02B1/56;H02B1/30;H02B1/28;H02B1/46 |
代理公司: | 北京文苑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11516 | 代理人: | 胡颉 |
地址: | 2393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密闭 高效 除尘 散热 动力 | ||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高密闭高效除尘散热动力柜,包括柜体和柜门,还包括箱体,柜体位于箱体的内部,柜体与箱体固定连接,柜体的外壁与箱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空间,间隔空间内设有冷却水泵,间隔空间内填充有冷却水,箱体的顶端设有排气口,柜体的外壁浸泡在冷却水中。冷却水泵推动冷却水在间隔空间内流动,冷却水吸收柜体的热量,冷却水将一部分热量传导给箱体,箱体与外部空气接触进行散热,冷却水在箱体顶部通过蒸发的方式将另一部分热量散失到外部空气中,从而降低冷却水的温度,提高冷却水与柜体之间的热交换效率,柜体采用全密闭结构,避免灰尘进入柜体内部,相对于现有技术而言,具有高密闭性,防尘效果更好,散热效果更好。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动力柜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密闭高效除尘散热动力柜。
背景技术
动力柜是指给整台机器的正常运转提供动力的电气控制柜,现有技术中的控制柜通常包括柜体和柜门,柜体内部设置的电气元器件和电路板在工作时产生热量,为了给内部散热,通常在柜体上设置散热孔或散热栅格,然而这种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并且灰尘会从散热孔进入到柜体内部,影响电路板和电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高密闭高效除尘散热动力柜,用于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散热孔的散热方式散热效率低,并且灰尘会从散热孔进入到柜体内部,影响电路板和电器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和工作性能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的实施例提出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高密闭高效除尘散热动力柜,包括柜体和柜门,还包括箱体,所述柜体位于所述箱体的内部,所述柜体与所述箱体固定连接,所述柜体的外壁与所述箱体的内壁之间设有间隔空间,所述间隔空间内设有冷却水泵,所述间隔空间内填充有冷却水,所述箱体的顶端设有排气口,所述柜体的外壁浸泡在所述冷却水中。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箱体包括底板、第一侧板、第二侧板、背板、面板和顶板,所述底板和所述顶板冷却水平设置,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竖直设置,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平行,所述背板与所述第一侧板垂直,所述面板与所述背板平行,所述背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第一侧板和所述第二侧板位于所述背板的同一侧,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上端、所述第二侧板的上端以及所述面板的上端可拆卸式固定连接,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与所述背板的下端、所述面板的下端、所述第一侧板的下端以及所述第二侧板的下端固定连接,所述柜体沿垂直于所述面板的方向贯穿所述面板,所述柜体的柜口边缘与所述面板固定连接,所述柜门与所述面板位于同一平面上,所述间隔空间由所述背板、所述第一侧板、所述第二侧板、所述底板、所述顶板、所述面板以及所述柜体的外壁围绕而成。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间隔空间包括第一储冷却水腔、第二储冷却水腔、第三储冷却水腔、第四储冷却水腔和第五储冷却水腔,所述第一储冷却水腔位于所述底板与所述柜体之间,所述第二储冷却水腔位于所述背板与所述柜体之间,所述第三储冷却水腔位于所述顶板与所述柜体之间,所述第四储冷却水腔位于所述第一侧板与所述柜体之间,所述第五储冷却水腔位于所述第二侧板与所述柜体之间,所述第一储冷却水腔、所述第二储冷却水腔、所述第三储冷却水腔、所述第四储冷却水腔以及所述第五储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泵位于所述第一储冷却水腔内,所述冷却水泵的进冷却水口与第一储冷却水腔连通,所述冷却水泵的出冷却水口与第二储冷却水腔连通。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柜体靠近所述背板的一面设有隔板,所述隔板环绕所述柜体的背面设置,所述隔板的内圈分别与所述柜体的顶面、两侧面以及底面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两侧边分别与所述第一侧板以及所述第二侧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下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隔板的顶面冷却水平设置,所述隔板的上端与所述顶板之间的间隙形成连通口,所述冷却水泵与所述隔板固定连接,所述冷却水泵位于所述隔板远离所述背板的一侧,所述排气口的最低点高于所述连通口的最低点。
一些实施方式中,所述顶板的下表面与所述第一侧板的顶面、第二侧板的顶面、面板的顶面沿竖直方向抵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东能电气有限公司,未经安徽东能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11112148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基于制冷剂通用蒸汽压方程的制冷系统构建方法
- 下一篇:锚固结构和假体